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驻日参赞黄遵宪作《樱花歌》曰:“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描写的是发生在...

驻日参赞黄遵宪作《樱花歌》曰:“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描写的是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      )

A.“黑船事件”     B.“武装倒幕”

C.“废藩置县”     D.“修约运动”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并联系题干可知是1853年,佩里率舰队叩关,史称“黑船事件”;所以A正确,BCD都与题干中所提到的“炮声来”没有关系。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经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上半期,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最有力的依据是(      )

A.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

B.工商业者对幕府的限制和掠夺日益不满

C.日本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目标

D.大盐平八郎在大阪领导武装起义

 

查看答案

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日本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因为(      )

A.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

B.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C.中下级武士已演化成资产阶级

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阶层更具号召力

 

查看答案

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冷战的产生,美苏都应承担责任。美国要独霸世界,而苏联决不准许美国任意主宰世界,决不容许美国插足苏联的势力范围。美国要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而苏联要在全世界推行社会主义。杜鲁门政府在战略态势上采取攻势,则直接导致美苏走向对立。

材料二   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现在,  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

——摘自1971年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1997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  中美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俄两国领导人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法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俄、法、德决定建立首脑定期会晤制度。

——摘自《人民日报》

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际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国家关系的新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

 

查看答案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9292月,南京《时事月报》刊出《惊心动魄之日本满蒙积极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的爆炸性新闻,透露了不为人知的《田中奏折》。奏折宣称:“欲征服支那(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中国东北);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材料二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材料三:

日军侵华兵力占其陆军总兵力的比例,19371941年为78%94%19421943年为64%1944年为40%。“在对英美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它的主力仍然陷在中国战场上”。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资料

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美国总统罗斯福

甚至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又无可争辩的事实。

——苏联元帅崔可夫

1840年被坚船利炮叩开大门,中国几乎无约不损、无战不败,更至山河破碎、神州陆沉。抗日战争的胜利,才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了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宪章》第23条(1945年)

1)据材料一,《田中奏折》暴露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奏折曝光后日本对“满蒙”、“支那”和“世界”先后采取了哪些重大的“征服”行动?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八年抗战国共两党“兄弟同心,共御外侮”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或伟大意义。

 

查看答案

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主要是(    

A.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B.清除了封建残余

C.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