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军费赔偿只是给予英法两国(据《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驻北京使馆区是《辛丑条约》;在华开厂是《马关条约》,故ABC与题意不符;D项是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条约》的内容之一。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查看答案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  

A.“社会契约论”历史悠久               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          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查看答案

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相似措施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订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有人嘲笑他编订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但梭伦说:“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梭伦指向法治的改革获得成功不仅与其个人政治素质和魅力有关,也还依靠了雅典人当时已经比较尊重法律的民情。

——摘编自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材料二   在王安石建议之下设立了一个叫做“明法”的新科,考试科目是律令、《刑统》大义和断案。……凡应“明法”考试而被录取的,即由吏部列入备用的司法人员的名单当中,其名次且列在及第进士之上。到十六年后,保守派的首脑人物司马光做了宰相,在科举方面首先废除了明法新科。

——邓广拓《王安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施行法治的特点。你是否同意“他编订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这一看法?并说明理由。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设立明法科的直接意图。依据材料概要分析梭伦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