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提出,“如果说,洋务运动侧重于物质文明的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提出,“如果说,洋务运动侧重于物质文明的构建;戊戌变法运动侧重于精神文明的建构;那么,立宪运动和辛亥革命所侧重的便是制度文明的建构。”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

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同意该观点,也可以对此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示例一:我同意该观点。(2分)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维新变法运动,托古改制,将孔子作为万世改革的先师,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立宪运动推动晚清政府预备立宪,辛亥革命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制度建设。总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立宪运动和辛亥革命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0分) 示例二:该观点有一定道理。(2分)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推动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外交、海防、教育的近代化;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晚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但立宪为虚,根本目的还是维护封建统治;辛亥革命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之后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民主共和徒有其名。(10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首先明确对观点的态度,然后结合史实进行论述。如果同意,写出同意的理由;如果不同意,写出不同意的理由。以“我同意该观点。”为例进行说明: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维新变法运动,托古改制,将孔子作为万世改革的先师,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立宪运动推动晚清政府预备立宪,辛亥革命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制度建设。总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立宪运动和辛亥革命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睁眼看世界、维新变法、走向共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粤海关志》记述:“国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舵),至则劳以牛酒,令牙行主之,沿明之习,命曰十三行。”粤海设关的第二年康熙二十五年(1686)十三行成立。乾隆二十四年(1759)两广总督李侍尧奏定了《防夷五事》: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外商在广州必须住在行商的商馆内由行商负责“管束稽查”;中国人不得向外商借款和受雇于外商;中国人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等。18世纪中叶以后十三行的贸易对象主要是英国、美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欧美国家贸易量较大。十三行商人主要通过向这些国家出售茶叶、生丝、丝绸和土布换取棉毛织品、金属品、奢侈品、棉花和大量白银。18世纪8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英国对华贸易垄断权后十三行的贸易对象主要是英国。福建、徽州等地的茶叶是行商们向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国散商出售的最大量的商品。

——摘编自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依据耆英照会,英国获得了从1849年4月6日起自由进入广州城的权利。时限将至,道光帝看到两广总督徐广缙奏折中有“拒之过竣,难免激成事端”一语,下旨“暂准入城以践前约”。可这道谕旨到达广州时,民众激的反入城情绪已使徐广缙无法执行。于是,徐一面制造伪诏对付英人,一面将拒绝入城的情况奏报道光帝。当道光帝听到英人放弃入城(实为暂时搁置)的消息时,感受到开战以来从未有过的喜悦。他封徐广缙为子爵,并在谕旨中大大称赞粤东百姓“深明大义,有勇知方”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州十三行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广州民众反入城斗争的背景及历史教训。

 

查看答案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的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由此得出结论  

A.世界经济重心已转向发展中国家

B.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已经构建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D.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查看答案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在论述对资产阶级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必要性时指出,“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下列做法中体现这一理论内涵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出台

B.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C.赫鲁晓夫开始推行经济改革

D.戈尔巴乔夫建立家庭农场

 

查看答案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英国经济遭受重创,急需缓解危机之法,但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却专程到美国拜会富兰克林·罗斯福,并向他推销解决危机的“经济干预主义”政策。出现该举动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政府没有意识到新政理论的效用

B.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实质相同

C.该理论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

D.罗斯福新政对凯恩斯的现实吸引力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欧美17、18世纪政治革命的实质是结束了人类分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由神注定的这种观念。代替这种观念的是(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说        D.限制君权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