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代司马光在《书仪》中指出:“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

宋代司马光在《书仪》中指出:“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以财论婚的观念日兴                B.门第观念已彻底废除

C.民主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D.科举制度已日益衰落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现象是出现于宋代,BCD三项均是不符合宋代的历史事实的,另外,材料中的“妆之厚薄、聘财之多少”均是反映以财产的多少来谈婚论嫁的观念日益兴盛,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朝商业的发展和财论婚的观念日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B.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C.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查看答案

王国维曾说过:“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这表明

A.只有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相结合才能还原历史

B.新材料的发现有助于人们获得对历史的新认识

C.新材料的发现颠覆了古史记载中的可信部分

D.古史中的记载一定能补充新材料的不足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一历史解释与原始材料是否相符

【材料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材料二】  卢生说始皇曰:“……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日:“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

—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则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7分)

(2)根据材料二,秦始皇愤怒并杀人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又反映了什么问题?(8分)

 

查看答案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和和平

【材料】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国家的民族主义开始产生分化和重新组合,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民族主义以英法为代表,竭力维护和固守原有的民族利益、殖民利益和新获得的霸权利益不放……第二种类型的民族主义以德国和意大利为典型,这是一种把民族主义推向极端、最为反动的民族主义……第三种类型是东欧和东南欧众多中小国家的民族主义。这些一战后刚获得独立的国家是帝国主义列强弱肉强食、角逐争夺的对象,无法主宰其民族命运,最后被拖入大战的漩涡,付出了惨重的民族牺牲代价。

——摘编自程人乾《一战结束后民族主义思潮在欧美国家泛滥》

(1)一战爆发的原因可以用下列名词来解释,请给这些名词下简明定义并举例证明。(8分)

满分5 manfen5.com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民族主义思潮出现分化的根源。并分析这种分化带来的各自影响。(7分)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梁启超的生平大事记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说明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背景。(8分)

(2)结合材料概述梁启超政治观念的发展变化,述评梁启超的政治生涯。(7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