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汉以后中国的皇权政体在其建立之初,是一项伟大的创制,因为它所取代和超越的,是...

“秦汉以后中国的皇权政体在其建立之初,是一项伟大的创制,因为它所取代和超越的,是以往那种狭蹙的制度模式”以下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结束封建政体,统一国家产生

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③打破了宗法束缚,给各阶层民众提供发展契机

④三公制度确立,权力制衡机制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因为它所取代和超越的,是以往那种狭蹙的制度模式”可知我们要选择的制度应该是秦汉之前朝代所实行的制度。④中的三公制度是秦汉时期,所以排除含有④的选项B、C、D,故本题答案选A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三公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思想家认为:“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的治国理念是

A.无为而治     B.礼法并用     C.礼乐仁政     D.严刑峻法

 

查看答案

(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吃饭是个大问题,搞得人们吃不饱饭是不行的。当然会有灾情,就是有灾,也要想法使他们吃饱,抗旱救灾是个好办法。把生产队搞好,自留地分配好。其余如大队企业如何办好,这些问题都要有个规定。只要按这些办法办,今年就会是个好年成。是否可以改变形势?我想,今年如果搞好,形势就能改变。积极性要提高。要有信心。机关也动手,开一点荒,搞一点水利,见缝插针。不吃食堂了,农民家里可以节省点,有啥吃啥,使农民有点家底,能够养老养小。这几年把家底搞掉了,要恢复起来,这不是开倒车,因为我们的基础还是建筑在生产队上面。把生产队搞好,又把农民的家底搞起来,事情就好办了。

——1962年朱德《纠正“左”的偏向,恢复和发展生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文章发表的背景,并回答朱德关于解决农村问题的具体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朱德关于经济建设的观点。(4分)

 

查看答案

(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诺门坎事件亦称“哈拉哈河战役”,是1939年日本和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在中蒙边境诺门坎地区发生的一次大规模武装冲突。1939年5月11日,蒙军和伪满洲国军队在该地区发生冲突。5月12日,日、苏军队在哈勒欣河附近的诺门坎地区激烈交战。28日,侵华日军进入争议地区,向哈拉哈河推进,遭苏联和蒙古军队阻击。7月2日,日军再次进攻,强渡哈拉哈河,攻占巴音查干。经3天激战,日军撤回哈拉哈河东岸。事后,日军又多次进攻,均被击退。8月20日,苏联和蒙古军队转入进攻,23日包围日军主力,至31日全歼该敌。9月,日军在空战和地面战斗中连遭惨败。16日,双方停火。日本从此放弃北攻苏联的计划,南下东南亚计划占了上风。苏联也因应付欧洲战场的军事行动而无暇东顾,直至1945年8月苏军在东北发起对日军的远东战役前,日苏双方再未发生大规模军事对抗行动。

——整理自《诺门坎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诺门坎事件发生的重大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诺门坎事件对日本二战战略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

(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宣布退位。路易十八在英普联军护送下于7月8日回到巴黎,复辟波旁王朝。路易十八统治时期,国王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动议权,议会则是咨询性质的机构,表决法律和批准预算。1824年,路易十八去世,查理·菲利普登位,称查理十世。即位以后,他推行了一系列反民主的政策。1830年7月,查理十世下令封闭各报刊,并解散议会,修改选举法,规定只有拥有土地的人才有选举权。这使他十分不得人心。他对天主教的强烈热情和贵族政治的恶劣,引起人民的强烈敌意。由于人心浮动,自由派强烈不满,终于爆发了1830年7月革命。起义的人民于2 7日举事,只经过三天,政府军即溃败。继任者为路易·菲利普。路易·菲利普在右翼极端君主派和社会党人及其他共和党人之间采取中间路线,以巩固自己的权力。1846年,工农业萧条,人民普遍不满。他于1848  年2月24日逊位,波旁王朝统治结束。

——整理自《波旁王朝》

(1)根据材料,指出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君主权力与议会权力的分配状况。(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查理十世统治终结的原因,并分析这对路易·菲利普统治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往来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1874年12月《李鸿章奏折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改革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和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之前社会思想的进步在哪些方面引起了社会变化。(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