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宣...

(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宣布退位。路易十八在英普联军护送下于7月8日回到巴黎,复辟波旁王朝。路易十八统治时期,国王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动议权,议会则是咨询性质的机构,表决法律和批准预算。1824年,路易十八去世,查理·菲利普登位,称查理十世。即位以后,他推行了一系列反民主的政策。1830年7月,查理十世下令封闭各报刊,并解散议会,修改选举法,规定只有拥有土地的人才有选举权。这使他十分不得人心。他对天主教的强烈热情和贵族政治的恶劣,引起人民的强烈敌意。由于人心浮动,自由派强烈不满,终于爆发了1830年7月革命。起义的人民于2 7日举事,只经过三天,政府军即溃败。继任者为路易·菲利普。路易·菲利普在右翼极端君主派和社会党人及其他共和党人之间采取中间路线,以巩固自己的权力。1846年,工农业萧条,人民普遍不满。他于1848  年2月24日逊位,波旁王朝统治结束。

——整理自《波旁王朝》

(1)根据材料,指出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君主权力与议会权力的分配状况。(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查理十世统治终结的原因,并分析这对路易·菲利普统治的影响。(6分)

 

(1)分配:君主掌握行政权和部分立法权;议会拥有财政审批权和部分立法权。(4分) (2)原因:君主试图加强专制权力,但侵犯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权利,遭到人民的反对。(4分) 影响:继位的路易·菲利普在君主派与共和派之间走中间路线。(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信息,本问考查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相关内容——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君主权力与议会权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国王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动议权”、“议会则是咨询性质的机构,表决法律和批准预算”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君主与议会权力的分配状况:A.君主掌握行政权和部分立法权;B.议会拥有财政审批权和部分立法权。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信息,本问考查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相关内容——查理十世统治终结的原因及相关影响。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推行了一系列反民主的政策”、“这使他十分不得人心”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查理十世统治终结的原因,即查理十世(君主)竭力加强专制权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权利,是反民主的“倒行逆施”,遭到法国人民的全力反对。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中间路线,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可知,鉴于查理十世反民主的“倒行逆施”,继任者的路易·菲利普在君主派与共和派之间走“中间路线”,体现出一定的妥协性,保留君主制,但不搞专制等。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曲折历程·波旁王朝复辟;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法国大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往来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1874年12月《李鸿章奏折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改革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和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之前社会思想的进步在哪些方面引起了社会变化。(4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第一要求赔偿烟价。第二要求割让一岛或数岛,作为英商居住之地,以免(日后)其身子磨难,而保其赀货妥当。第三要求中国政府赔偿广州行商的积欠。第四要求以后中、英官吏平等相待。第五要求赔偿战费及使费。倘中国不妥善昭雪定事,仍必相战不息矣。

——摘编自蒋延黻《琦善与鸦片战争》

材料二       就清王朝的衰败和英国在工业革命后获得的新力量来看,战争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战争的进行中,皇帝在抵抗与妥协、开战与求和之间游移不定,对伦敦承担海外利益义务的错误估计以及缺乏敌方的准确情报——所有这些都预示了失败。林则徐深信,伦敦不会在鸦片贸易这样邪恶堕落且臭名昭著的事件上支持英国商人,但他却不理解,没有这种非法交易,英国人就无法在不承受巨额逆差的状况下进行正常贸易;他也不知道,扩张主义的维多利亚女王政府非常热衷于维护它的海外利益。中国人对其敌人一方的一些错误观念令人瞠目又滑稽可笑;林则徐相信,英国人没有茶叶和大黄就活不下去,且认为英国士兵的双腿因打了绷带而不能伸展。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政治和经济目的。(8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思想产生的影响。(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7年至1914年,英、法、俄、日、美等国研究人员先后以极少量的银两,从甘肃敦煌掠买走了大量的古文献。至今这些流散至海外的文献达3.5万件,约占敦煌所有文献的2/3。

材料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大的敦煌学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是老师的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夺回敦煌学研究中心的慷慨陈词,看到的却是老师手里经常捧着的那本池田温的《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因为这是当时有关社会经济文献的最佳录文集。我们跟着老师按照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一字一句地释读,可是当我们要真正研究一件文书时,却要去读那波利贞、仁井田隍、藤枝晃、池田温、戴密微、贝利等外国学者的文章。无论如何,新一代年轻的敦煌学研究者,是在这种强劲的爱国主义热情鼓舞下,奋起直追,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确实在敦煌学研究的某些方面取得了成绩,中国已经可以说是世界敦煌学的一个中心了。

如上所述,对“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误读,就和“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的误读一样,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敦煌学界影响深远,并非坏事,它促进了中国敦煌学的迅猛发展。但是,它也带来一个副作用,就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日两国敦煌学界某些领域的交往,也阻碍了中国学者吸取他人的长处。1988年,在听说藤枝晃要来北京参加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召开的学术研讨会后,会长季羡林先生特别提出“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口号,来打消中日两国学者之间的隔阂。

——2005年《历史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这一说法是否符合史实,并说明判断理由。(判断和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10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农业进步,首先表现在结构性的变化上:如果说中世纪是庄园制,16世纪前后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租地农场的混合体,那么,18世纪则主要是资本主义租地农场制。1725年至1775年间,即使在苏格兰高原和群岛上,农业生产组织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几乎到处都在大地主和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一个中间绅士阶层的包佃人”,即马克思称之为的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

——侯建新《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

材料二       维贝尔一再强调煤和铁在工业革命中的“主导作用”,甚至说:“现代资本主义的胜利是由煤和铁决定的”,如果没有煤铁生产的发展,“这个制度会遭到什么,欧洲又会遭到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煤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英国工业革命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所以罗斯托说英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够把棉纺织技术、采煤和炼铁技术、蒸汽机以及巨额的对外贸易结合在一起,使自己走上发动阶段的国家”,从而出现工业革命,进入近代工业化。

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情况,与英国恰好成为鲜明的对照。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其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从而形成一种“超轻结构”。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甚至更为庞大)的农业,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农业结构的变化,(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中英两国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模式的区别。(2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中国经济落后于英国的表现。(4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武则天参与朝政和当上皇帝之后,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

首先,扩大制举。缩短制举间隔,使“常举”制度化,变数年一次开科取士为每年一次。并扩大录取人数,增加制举科目,把以前每次1~2科,增加到7~8科。其次,创立殿试。据史书记载,殿试是于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十四日,武则天亲自于洛城殿对贡士进行面试开始的。这次考试进行了数日,仕子云集,达上万人。第三,设武举科。女皇晚年,于文科殿试之外,又创办了武举,以选拔武艺精通、具有将帅才能的人。从此以后,宋、元、明、清四朝都开武科。第四,开创“南选”。唐初,边远的五岭及贵州一带,文化比较落后,武则天有意加以开发,对这些地区在人才的选拔上特别给予照顾。第五,创“密封卷”。即此后开科,必须糊上考生的姓名,监考官按答卷优劣定格录取,这就是最早的密封卷。

——《武则天在科举制度上有哪些改革》

(1)根据材料,概述武则天科举改革各项措施的积极作用。(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试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创新对封建统治的积极影响。(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