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走向深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12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走向深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新党之思想为反对名族,轻视民权之思想。……彼等思想中之“开明专制”不啻欲为异族君主立万世之基业。故戊戌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其仍蹈同治维新之故辙者,则迷信清廷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救国。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夫西洋之民主主义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而非为民”者是也。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皆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此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义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

——陈独秀《在质问<东方杂志>记者》(1919年2月)

材料三  这些新知识分子都是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时也深谙西方文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与民主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维新的进步主张。材料一认为戊戌思想存在局限,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孙中山是如何从理论上解决这些局限的?(3分)

(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民主”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看法在当时出现的思想因素。(4分)

(3)据材料三,归纳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具有的学术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评价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实践。(4分)

 

(1)进步主张:学习西方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度。(2分) 阐述: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2)看法:西方以人民为主体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传统民本主义以维护君主统治为本位。 (2分) 思想因素: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洗礼;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分) (3)学术特点:贯通中西;批判继承与引介相结合。(2分) 评价:学习西方不断走向深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走向理性、科学。(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故戊戌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 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学习西方变革政治制度;由“彼等思想中之“开明专制”不啻欲为异族君主立万世之基业”可以概括出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第二问结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可以从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和政治上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两个角度来说明。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夫西洋之民主主义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而非为民”者是也”可以概括出陈独秀认为西方以人民为主体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从“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皆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可以概括出陈独秀认为传统民本主义以维护君主统治为本位。第二问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以从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和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批判两个方面来回答即可。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时也深谙西方文明。”可以概括出贯通中西;由“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可以概括出批判继承与引介相结合。第二问由上述材料可知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材料三中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批判的继承,基于此我们可以概括出学习西方不断走向深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走向理性、科学。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派与革命派;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近代知识分子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1分)英国家庭的演变与近代社会转型和工业化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17世纪的英国社会,家庭生产主要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生产的主要环节是在工匠的一家一户的劳动单位中进行,户主对家庭成员仍具有在经济生产和生活方面进行管理的职能。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大机器协作生产方式兴起,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业和手工作坊被排挤、吞并,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功能也就日益让位于工厂中组织的大规模工业,……父亲不再具有劳动组织领导人的地位,由此失去了支撑他对于户内成员权威的强大的支柱。

——孟庆芳《试析16—18世纪英国家庭的演变》

材料二 工业革命纺织机的出现,为劳动妇女提供了走出家庭的机会,中产阶级妇女也逐渐走近变化中的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各国妇女运动的兴起,英国妇女在1928年也获得了与男子同样的选举权。……家庭内部妻子对丈夫、孩子对父亲的经济依赖减弱,……维系家庭的主要纽带不再是经济而是感情。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涅·托夫勒认为在核心家庭中,“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前后英国家庭功能出现的变化,并指出影响这一变化的社会条件。(3分)

(2)据材料一、二,归纳英国家庭关系的进步之处,分析英国妇女地位变化的政治经济影响。(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明社会变迁与家庭演变的关系。(2分)

 

查看答案

(13分)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它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课考郡守,郡守课考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鹏《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3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突破逻辑严密的传统心理描写方法,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法,直接展示人物潜意识,再现当前、过去情景,或对未来的想象,不受时空和逻辑限制,貌似紊乱,实则高度真实。这部小说的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某科学理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空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该理论

A、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世界的不足

B、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C、奠定了电气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D、解决了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问题

 

查看答案

有学者提出: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特点表现为军事上的两极、经济上的三极和政治上的五极。下列表述能体现该学者观点的是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B、日本成为了政治经济大国

C、中国改革开放实力显著增强

D、欧洲联盟一体化发展加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