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注:当时印度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为24%)。

——(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材料二 18世纪的清朝)不仅西南以及东北得到大开发,中部也得到进一步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在1819世纪,中国东部由于居于东亚贸易圈的内核,所以日本的铜,美洲的银,东南亚的粮食、木材、锡、香料、药材,印度的棉花、染料,俄国、美国的皮毛,都流向中国东部来了。……珠江三角洲人民用印度输入的棉花纺织出来的棉布,大部分出口到英国。

——刘东等《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

材料三  1979年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得越来越好,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进入世界市场,在其中扬长避短,获得利益……麦迪森运用PPP方法计算,1995年中国的GDP在世界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5%上升到11%,因此,早在1995年,中国GDP就已经超过日本和前苏联地区,仅次于欧洲和美国。

——刘东等《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经济在17001820年间发展的哪些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1978年到1995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5分)

 

(1)特点:经济发展速度快;1820年中国的GDP超过欧洲,跃居世界第一位(每点2分,共4分) (2)原因:统一的国内市场;(2分)中国东部是东亚贸易圈的核心;(2分)政局相对稳定以及中国人民的勤劳、对外贸易相对发达、商业繁荣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任写一点得1分,不超过2分) (3)原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国际地位提高;(2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2分)(若答重视科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代企业制度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该题满分不超过5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可以概括出经济发展速度快;由“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可以比较出1820年中国的GDP超过欧洲,跃居世界第一位。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18世纪的清朝)不仅西南以及东北得到大开发,中部也得到进一步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可以分析出发展的原因是统一的国内市场;由“在18、19世纪,中国东部由于居于东亚贸易圈的内核,所以日本的铜,美洲的银,东南亚的粮食、木材、锡、香料、药材,印度的棉花、染料,俄国、美国的皮毛,都流向中国东部来了。” 可以分析出发展的原因是中国东部是东亚贸易圈的核心;由“珠江三角洲人民用印度输入的棉花纺织出来的棉布,大部分出口到英国。” 可以分析出发展的原因是中国人民的勤劳、对外贸易相对发达;另外亦可以结合所学从中国政局稳定等角度来回答。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突破口是时间,结合所学整理归纳1978年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措施即可。如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伟大的决策——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国际地位提高;1992年后我国逐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的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清朝的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的原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经济发展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为哲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并呈现正反两个方面,例如启蒙时期的机械决定论和19世纪末以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典型的偏差:都影响了当时社会的思维方式。上述两个观点主要运用与借鉴了(  )

A.量子理论与进化论              B.量子理论与相对论

C.细胞学说与原子论              D.经典力学与进化论

 

查看答案

从西欧六国到十二国,再扩展到包括东欧的二十七国,在欧洲走向联合的进程中,其中有两个国家从敌对走向和解并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两个国家是指右边图中的(  )

满分5 manfen5.com

A.②       B.①        C.③       D.①⑤

 

查看答案

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他查阅了以下相关的历史书籍。依据你的判断,他研究的历史主题最有可能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殖民体系的崩溃                    B.两极格局的瓦解

C.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第三世界的崛起

 

查看答案

19184月,列宁曾说:“有人在这里说,不向资产阶级学习也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我认为,这是中非洲居民的心理。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对此观点的评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苏俄中央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存在分歧

B.列宁主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文化

C.列宁提出该观点是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

D.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从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之一是(  )

A.关注民生问题          B.遏制两极分化

C.削减政府开支          D.控制生产规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