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七七’是中国一个承上启下的年头。这一年,我们沉睡了十年的民族醒了,它彰显了一...

“‘七七’是中国一个承上启下的年头。这一年,我们沉睡了十年的民族醒了,它彰显了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对于中国历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转折。”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七七事变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恢复高考制度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七七”“它彰显了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等信息可知指的是1977年12月恢复高考,故C项正确;A项与题干“对知识的渴求”无关,故排除;B项是在1970年,与题干“七七”不符,故排除;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恢复高考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查看答案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迁就妥协,使大盗窃国,军阀攘权……革命无统治之威,人民乏制裁之力,再看那旧染污俗,丝毫未能触及。”为此,20世纪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主张

A.进行二次革命                           B.实行“实业救国”

C.改造文化心理                           D.实施预备立宪

 

查看答案

晚清思想家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近代企业中,其兴办宗旨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A.天津机器制造局                         B.发昌机器厂

C.继昌隆缫丝厂                           D.大生纱厂

 

查看答案

《海国图志》远远不止是一部地理著作,如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远非一部生物学著作一样。它引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显示着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眼光和气度。梁启超说:“治域外地理者,(魏)源实为先驱。”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

A.《海国图志》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B.魏源被人们看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C.魏源是第一个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人

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冲破了传统的夷狄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