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D 【解析】 试题分析:1992年,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改革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所以此时的邓小平南巡谈话,重点讲解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问题和改革过程中计划和市场关系的问题。邓小平的谈话解决了这些问题,他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极大地解放了思想,推动了改革的顺利进行。所以答案选择D项。A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B项并非根本问题;C项是在十四大提出。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邓小平南巡谈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迁就妥协,使大盗窃国,军阀攘权……革命无统治之威,人民乏制裁之力,再看那旧染污俗,丝毫未能触及。”为此,20世纪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主张

A.进行二次革命                           B.实行“实业救国”

C.改造文化心理                           D.实施预备立宪

 

查看答案

晚清思想家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近代企业中,其兴办宗旨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A.天津机器制造局                         B.发昌机器厂

C.继昌隆缫丝厂                           D.大生纱厂

 

查看答案

《海国图志》远远不止是一部地理著作,如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远非一部生物学著作一样。它引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显示着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眼光和气度。梁启超说:“治域外地理者,(魏)源实为先驱。”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

A.《海国图志》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B.魏源被人们看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C.魏源是第一个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人

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冲破了传统的夷狄观

 

查看答案

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斯宾塞认为:人类可以在人口的压力下前进,也可以不前进,但是按照事物的性质来说,只有那些在人口压力下确实前进的人会最后获得生存。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A.经典力学理论                  B.社会契约论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