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顾炎武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甲项中的信息“亲……天下人之父”“视天下为一家”可知这应为王阳明的“致良知”的观点;由乙项中的信息“天下为主,君为客”可知这应为黄宗羲的观点;由丙项中的信息“邪辟之说灭息……统纪可一”可知这应为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由丁项中的信息“保天下……匹夫……有责”可知这应为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故本题应选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的思想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被尊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明夷待访录》中。“明夷”本为《周易》中的一卦,“明”即是太阳(离),“夷”是损伤之意。“明”又意“大明”,“夷”有“诛锄”之解。作者为自己的作品取这样的名字的意图是 (  )

①暗含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和指责,对太阳再度升起照临天下的期盼

②反映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有识之士身处患难,壮志难抒

③对明亡饱含悲痛,企图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光复故国

④鉴于明亡的教训,为清朝统治者提供治国的宝贵经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查看答案

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

A.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B.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查看答案

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言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查看答案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矣。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

A.老子      B.荀子    

C.朱熹        D.王阳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