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文学家苏轼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

北宋文学家苏轼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

A.知行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经世致用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等信息说明与理学有关,理学中“格物致知”认识论符合题干主旨,故本题选择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查看答案

《汉书·董仲舒传》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查看答案

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

A.孔子有教无类                     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五经”的流传

 

查看答案

史学家徐中约说“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会不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  )

A.直接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B.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

C.出现了“诸子百家”局面          D.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

 

查看答案

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

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