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诗文、书画、戏曲,汇聚悠悠万事,浓缩人生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赏...

诗文、书画、戏曲,汇聚悠悠万事,浓缩人生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赏下图郑板桥的《幽兰图》。

满分5 manfen5.com

(1)该作品有哪些特点?(4分)作者在作品中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材料二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4分)

材料三 明代以后士风颓靡,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3)据材料三概况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2分)

 

(1)特点:属于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趣味。(4分)作者以兰花代指品德高尚的隐居者。(2分) (2)唐朝时商业贸易活跃,商人为追逐利润远离家乡,海上贸易发达。出现夜市,酒店娱乐业兴旺。(4分) (3)士大夫的推动;戏曲的平民化。(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人画的分析与掌握。首先要根据材料“观赏下图郑板桥的《幽兰图》”可判断是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其特点。结合郑板桥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社会发展特点回答“思想感情”。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代商业发展的掌握情况。首先联系所学的有关唐代商业发展的内容,再结合材料“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可知,反映的是商人的足迹遍布远方,海上贸易发达;而材料“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则体现了“市”的发展和娱乐业的兴旺。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的掌握情况。回答时,按照题目的要求,紧扣材料分析回答。如材料“……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绘画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戏曲艺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商业的发展•唐代商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社会的变化,儒家思想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3分)

材料二 “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摘编自董仲舒 《春秋繁露》等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 (4分)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3分)

 

查看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宗旨和作用是:稳定国际汇率,使国际货币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进行全球化的发展援助,客观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该体系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依赖美元的特权地位,增发美元代替黄金,作为输出资本,购买外国货物、企业以及支付海外驻军的庞大费用。于是黄金大批流入美国,加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

——宋鸿兵《货币战争》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如何“稳定国际汇率”的?(2分)并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2分)

材料二 (20世纪以)这些事件以不同方式阻扼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和秩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而停止,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战争(不论热战还是冷战)和对峙只能损害全人类的经济发展,损害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孕育时期。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以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秩序的因素。(2分)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孕育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2分)

材料三  20世纪后半叶,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自由的全球贸易体系以及稳定而灵活的汇兑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外国投资和外国贷款等形式的资本流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组建了区域性经济团体,如“东南亚国家联盟”,致力于消除地区间的贸易壁垒。

——沈汉主编《资本主义史》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后半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3分)

 

查看答案

马丁·路德说:“世俗的权利受上帝委托惩治奸邪、保护善良。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世界中执行他的职权,不要加以任何限制。不论任何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修士,世俗权利都有权管他。”这一主张

A.宣传了平等自由的原则                  B.否定了君权神授

C.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力          D.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利益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人文主义者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一个黄金时代就要临。”这句话体现了

A.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B.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

C.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

D.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

 

查看答案

之所以说“文艺复兴使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是因为这场运动

A.冲击了神学思想的束缚

B.倡导“先定论”,挑战教皇的权威

C.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平等

D.用理性之光驱散了现实的黑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