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A.“天人感应”                   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存天理,灭人欲”             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B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C是宋明时期理学家的主张;D是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主张。所以应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工商皆本的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查看答案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克己复礼         D.经世致用

 

查看答案

“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主张

A.由汉武帝提出               B.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C.是文化宽容政策             D.有利于学术的自由发展

 

查看答案

“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            B. 董仲舒

C. 王阳明          D. 李贽

 

查看答案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