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5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5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刘锡鸿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骛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纲纪(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则何欤?

                                      ——《刘光禄遗稿》

     郭嵩焘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主;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

(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哪一思想的发展?(4分)

(2)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评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对此加以分析。(10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

 

(1)中体西用。(2分)“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2)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5分)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制度。(5分) (3)“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8分) (4)认识者的立场、思想观念、所处时代环境等。(3分)[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学生往往误答成“师夷长技以自强”,这是其口号;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的思想;该思想是对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发展。 (2)根据“中国空虚皆政教之过也”认为西学是“而忘治道之本”而追求“凶器之末”。由此得出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主”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是在“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亦即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更要学习西方制度。 (3)本题考查中国现代史的时代特征,结合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特征组织答案即可。之所以在70年代给洋务运动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就是因为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而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反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展开,需要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西方文明再加上文化上双百方针的恢复,因此对洋务运动做了重新评价。 (4)本题考查史学理论,不同的阶级立场,不同的角度,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政治局势,不同研究方面都会影响到对历史的认识。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双百方针和二为方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对外开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查看答案

如图《宽容》展示北大各具特色的风流人物。其中辜鸿铭主张:忠于中国之政教;刘师培主张:君政复古;陈独秀主张:民主科学等。由此可知,该画主要体现的实质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文化的全面革新              B.教育的重要意义

C.大学的教育地位              D.开放的办学思想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京戏

 

查看答案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藩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B.体现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C.是明朝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中国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