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A、B、C三幅地图分别体现的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是什么?(6分)以上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体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如何?(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用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区别?(8分)

(3)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看,材料二所引用的史料和材料三中所说的封泥分别属于哪一类? (2分)

 

(1)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6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地方听命于中央。(2分) (2)依据:分封制---出身、血缘;郡县制---选贤任能;(4分)方式:分封制---世袭;郡县制---皇帝任命。(4分) (3)材料二是二手史料,封泥是原始史料。(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A中“周”以及“鲁齐燕卫宋晋”可知为周朝的分封制;根据图B中“秦”以及“南海郡”等可知为秦朝的郡县制;根据图C中的“辽阳、岭北行省”可知为元朝的行省制度。分封制下尚未实现中央集权,地方诸侯王权力较大,有较强的独立性,最终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秦统一后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体现的演变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地方听命于中央。 (2)依据“世卿世禄制”、“ 统治者是贵族”、“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世代为官” 和“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并由所学可知:分封制主要是依据出身和血缘关系的亲疏进行分封,诸侯在领地内有世袭的统治权。而郡县的长官一律由皇帝按其才能、品行直接任免不得世袭。考生按照依据和方式作答即可。 (3) 本小问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一般来说,出土文物因为是当时的人们留下的,承载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历史信息,因此封泥是原始史料,属于实证材料;后人记载是在研究了第一史料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属于第二手史料。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行省;史学研究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实行不结盟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反映中国政府重视并恰当处理大国关系,使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和转机的历史事件是

①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③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帮助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毛泽东就表示“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另起炉灶                      D.一边倒

 

查看答案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几句诗。该提问涉及的是

A.中美关系问题   B.台湾问题   C.西藏问题   D.钓鱼岛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