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

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雕鞍银镫,装饰焕烂”可知 A 项表述正确;“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说明官员对商人的歧视仍未改变,商人的政治地位依旧地下,B项正确;商人骑装饰华丽的马就受到政府的限制,说明其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D项正确;题目只涉及统治阶层对商人的限制态度,未涉及人民群众的态度,故 C 项中“全社会”的说法过于绝对。C 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宋代商人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查看答案

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

 

查看答案

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

 

查看答案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