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唐两代都规定,居住在城市的商人,须著录特殊户籍,称为“市户”,非“市户”不准入...

汉唐两代都规定,居住在城市的商人,须著录特殊户籍,称为“市户”,非“市户”不准入市设铺营业。这反映了

A官府垄断商业

B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C政府限制商业

D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商人须持特殊户籍,无特殊户籍者不得从事商业活动;A项官府垄断商业与汉唐史实不符,B项与材料无关,D项说法错误。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属于独立的生产部门

B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被官府所控制

 

查看答案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描述的是

A.筒车

B.翻车

C.曲辕犁

D.水排

 

查看答案

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唐代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诗歌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葡萄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色也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18世纪后)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与1500年以前相比18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简析其原因。(6分)

2)请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扩展”。(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金宝庐舍,转瞬灰炽,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土地制度。(2分)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瓦解的原因。(4分)

2)指出材料二中“富者连阡陌”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3)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