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提出著名的“特里芬悖论”,它是指如下两难局面:一方...

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提出著名的“特里芬悖论”,它是指如下两难局面:一方面,美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其他各国储备资产的来源,若美国停止不平衡,势必减少他国的流动性储备;但另一方面,若美国长期不消减国际收支逆差,又会使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因而争相拿本国的美元储备兑换美国政府的黄金。这里特里芬悖论指出的问题意味着

A.美国清偿能力和机制与国际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心之间存在根本性矛盾

B.美国经济实力愈是强大,该悖论指出的矛盾愈是突出

C.美国享受美元特权是无需支付成本的

D.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的解体意味着美国金融霸权的终结

 

A 【解析】 试题分析:综合分析材料信息“若美国停止不平衡,势必减少他国的流动性储备”“若美国长期不消减国际收支逆差,又会使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可确定A项符合题意。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查看答案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罗代尔强调的是

A.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查看答案

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可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这说明

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B.美国的民主政冶应该保护党争和自由

C.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

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查看答案

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欧洲对华评价从主观到客观

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

 

查看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柏拉图在此主要强调的是

A.雅典的直接民主制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B.民主和人权思想在当时的雅典已经深人人心

C.改造城邦政治的必要性

D.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