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表示,如果中国向美国表达需要粮食的愿望,美国愿意认真考...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表示,如果中国向美国表达需要粮食的愿望,美国愿意认真考虑。实际上中国政府并没有主动要求美国政府提供粮食,只是同美国民间商业机构洽谈进口粮食的可能性。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中国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了粮食自给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美国经济出现“滞胀”,急需打开中国市场             

D.意识形态的对立影响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D 【解析】 试题分析:1961年中国经济受大跃进的影响出现饥荒,A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1971年尼克松访华;美国经济出现“滞涨”是在20世纪70年代;此时意识形态影响中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相似之处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允许外资参与本国经济活动         D.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东德剧变的主要根源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失调)时,试图通过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来化解危机,最终却因此而造成剧变。东德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因素,国内因素不过是一个次要因素。”该学者的观点

A.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东德剧变     B.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

C.否定了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       D.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

 

查看答案

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到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           B.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

C.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           D.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

 

查看答案

1928年开始,国民政府先后同各国签订关税条约,提高火柴、瓷器、糖、水泥、肥皂等商品的进口税,到1933年,对棉产品、纸张的进口税率甚至高达货价的80%。此举

①促使外国资本卷土重来              ②推动了民族工业更快的发展

③使官僚资本得以垄断国家经济        ④有助于抵制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外货倾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的局面,这主要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趋势逐步加强 

C.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D.知识分子的思想逐渐激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