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4分)冷战结束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但关于冷战起源的问题依然值得人 们深思。...

14分)冷战结束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但关于冷战起源的问题依然值得人 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苏联在坚决反对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复活的同时,将其西部边界的安全视为关系民族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对罗斯福和丘吉尔明确提出:“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因此斯大林在三巨头的一系列会晤中对波兰问题始终寸步不让。不仅如此,苏联还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从而把东欧这条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

——齐世荣、彭树智《世界史·当代卷》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四 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既不是苏联的革命热情也不是美国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必然结果。尽管冷战的参与者都不想要冷战,冷战最后还是发生了。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

——陶文钊《关于冷战起源的新解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及其形成的标志性事件。(2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苏联对西方国家态度强硬的主要目的。综合材料一、二,举例说明苏联把东欧变成“安全地带”的主要表现。(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的变化。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挑起冷战的缘由。(4分)

4)材料四认为冷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据此指出作者采用的研究视角。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4分)

 

(1)格局:美苏两极格局。(1分) 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1分) (2)主要目的:保障苏联西部边界的安全。(1分) 主要表现:在东欧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扶植民主德国;组建华沙条约组织。(3分) (3)变化:从同盟走向对抗。(2分) 缘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对共产主义和苏联的仇视。(2分) (4)原因:美苏领导人内心缺乏安全感。(1分) 视角:心态视角(或人物心理活动)。(1分) 原则:克服民族利己主义,树立平等价值观;加强合作互信,减少误判对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片信息可以得出战后世界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2)依据材料“苏联在坚决反对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复活的同时,将其西部边界的安全视为关系民族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可知其目的为了保障苏联西部边界的安全;依据“苏联还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可得出在东欧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结合所学得出扶植民主德国;组建华沙条约组织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美苏关系有战时同盟关系到走向分裂对抗,美国冷战的原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对共产主义和苏联的仇视。 (4)依据“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可以得出其共同原因为美苏领导人内心缺乏安全感,由此可知其视角为人物心理活动的角度,结合所学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克服民族利己主义,树立平等价值观;加强合作互信,减少误判对抗等。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锋·冷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近代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面临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伴随着对传统下层文化的大力提倡。新文化人对儒家以外的诸子学说,予以阐释,并充分肯定。新文化人之所以热衷于非儒之外的诸子学说,除了其本身思想体系内含的合理价值以外,更重要的是它们属于长久被封建统治阶级压制的非正统的思想学说。

—— 自欧阳哲生《试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传统起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政治派别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康有为之变法理论”的核心主张。(3分)

2)据材料二,分析新文化人充分肯定“非儒之外的诸子学说”的原因。(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近代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相同态度。(9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论证史论结合;评价合理深刻;表述清楚流畅;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12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

占世界GDP份额

(世界=100

人均GDP

1990年国际元)

中国

西欧

中国

西欧

1500

25

179

600

774

1600

292

199

600

894

1820

329

236

600

1232

 

——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3分)

2)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当时思想、文学的影响。(5分)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总体认识。(4分)

 

查看答案

“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内心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

A.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B.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来反对封建制度

C.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D.表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以来的精神危机

 

查看答案

2005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了IBM公司,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010年,中国吉利公司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下的沃尔沃轿车公司。这说明

A.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   B.公正合理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

C.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   D.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扩张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83年英国一个四口之家的家庭收入数据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有职业时    每月英镑

失业后    每月英镑

工资

12000

失业救济

4405

儿童补助

1300

儿童补助

1300

房屋补助

829

房屋补助

2700

纳税

1988

税收回扣

300

国民保险金

1080

附加补助

475

实际收入

11061

实际收入

9180

①政府注重保障儿童权益              ②国家承担全部的福利开支

③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影响        ④福利制度消除了社会贫困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