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加强人的道德修养       B.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学说

C.正确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D.认为良知是存在人们心中的天理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材料中“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的文字信息说明王阳明没有真正认识到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故本题选择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朝学者吕总《书评》中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时说“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该书法家是

A.钟繇          B.怀素           C.欧阳询        D.苏轼

 

查看答案

《旧唐书·王起传》说:“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

A.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         B.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

C.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D.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

 

查看答案

20134月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被选为“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墓中可能出土的文物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开元通宝         B.丝质长袍          C.突火枪         D.青花瓷器

 

查看答案

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

A.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于周成王     B.西周执政力主要得益于礼乐教化

C.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     D.分封制与血缘宗法制度互为依存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人们通常认为太宗之治(626649是唐代“理想制度”的形成时期,是一个以良好和井井有条的施政著称的经济期8世纪后期和9世纪的作者在怀旧时当然把它说成是黄金时代。但事实上太宗在执政时并没有制订新制度,政府的政策也没有大变化。政府的基本结构、行政细节以及政府干预的限度这一十分重要的问题早在隋代已被建立和解决,只是在唐高祖时稍加修改后又被采用,并体现在624年颁布的一些法典化的法律中。

——费正清、崔瑞德《剑桥中国史·隋唐史》

材料二  唐朝开国之君虽为高祖,然其事业,实在大部分是太宗做的。……高祖传位于太宗,遂开出公元627 649 23 年间的“贞观之治”。历史上记载他的治绩,至于行千里者不赍(带着之意)粮,断死刑岁仅39 人,这固然是粉饰之谈,然其时天下有丰乐之实,则必不诬的了。隋、唐时的制度,如官制、选举、赋税、兵、刑等,亦都能将前代的制度加以整理。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两位学者是如何评价唐太宗在“制度”上的作为?(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在政治、经济及律法等方面有什么建树?简要评述明君、盛世与制度的关系。(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