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7分)失业是工业社会各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绝大多数国家都把降低失业...

27分)失业是工业社会各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绝大多数国家都把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进行及经济危机的发生,使得英国的失业与贫困问题非常严重,……英国社会的基本共识是主张实行极为有限的救济。……1842年英国失业工人总数达到100万人。

——丁建定《英国新济贫法制度的实施及其评价》

材料二:罗斯福说:“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受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所以,后来他就取消了单纯直接救济法,取而代之的是……

还在竞选总统期间,他就曾答应将黑人“绝对地和没有偏见地”包括在他为被遗忘的人们实行的“新政”之中。……到1935年,黑人受救济人口增为350万,几达黑人总人口的30%

——万雪梅《试论罗斯福新政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材料三:“欧洲社会基金”实际上作为欧盟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主要配套工具,提供财政帮助,用于开展职业培训和再培训,提高工人技术,创造更适合的就业空间。在其支持下设立的共同体培训计划,使各成员国之间的职业技术标准可以进行比较并相互承认,为共同体范围内的劳动力自由流动创造条件。

——丁建定、孙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福利整合》

1)材料一中对失业“主张实行极为有限的救济”,体现了怎样的经济理念?(2分)失业情况严重,对当时欧洲政治运动和社会思潮有何影响?(4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新政在关注弱势群体方面有何特点。(4分)罗斯福在解决失业方面“取消了单纯直接救济法后,取而代之的”是什么措施?(3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欧盟国家解决就业的措施与材料一、二相比有哪些新变化?(6分)有何意义?(2分)

4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有企业改制中出现了什么问题?(4分)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制度性措施是什么?(2分)

 

(1)理念:自由放任。(2分) 影响: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或掀起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分) (2)特点:注意保护失业者的自尊心;注意避免种族歧视。(4分) 措施: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3分) (3)变化:各国把失业保障纳入福利制度;欧盟统一设立资金培训工人技术;建立欧盟内部自由流动的统一就业市场。(6分) 意义:提高了欧盟各成员国的就业率,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分) (4)问题:下岗工人增加;部分职工生活困难。(4分) 措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答福利制度亦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时间信息,联系当时盛行的经济思想,“实行极为有限的救济”反映出的理念是自由放任。失业直接影响到工人的生活,工人通过斗争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回答影响一定要结合相关史实,政治上有三大工人运动,思想上马克思主义诞生。 (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从材料概括即可。材料二第一段强调保护失业者的自尊心,第二段突出对黑人的照顾,极力避免种族歧视,争取公平公正。“取消了单纯直接救济法后,取而代之的”措施应与“维护他们的自尊心”相对应,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3)材料涉及到欧盟的两项措施,一设立基金培训工人技术,帮助提升工人自身竞争力,实现再就业;二是在欧盟内部职业技术标准,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建立统一就业市场。二战后,西欧普通建立福利国家,也是新变化之一。意义从解决就业方面考虑即可。 (4)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抓大放小”,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不少经营状况不佳的中个企业倒闭、破产,工人下岗,部分职工生活困难。从制度上,完善社会保障,有利于缓解职工下岗后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措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明清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与融会的过程中,基督教传教士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1601年获明神宗恩准在北京传教,1610年逝世。葬礼由徐光启主持,一位太监问内阁首辅叶文忠:“自古皆无赐葬,何独厚于利子?”叶答:“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姑无论其它事,即译《几何原本》一书,便宜赐葬地矣。”

——行军《党校内的宗教墓碑》

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1870年,英国人李提摩太来华传教,遇到华北饥荒,投入到赈济灾荒的慈善活动中。1891年,李提摩太投入到广学会的工作中,通过办《万国公报》和出版书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启蒙机构。……他发现了变法维新的严重问题,告诫康、梁等维新人士注意变法的节奏。

——风《上帝的使者——李提摩太在中国》

材料三:1919年,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创办燕京大学。他认为大学的核心就是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他对有名望、有真才实学者,登门拜访,高薪聘用,如陈寅恪、谢冰心、钱玄同等。19498月,作为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被迫回到美国。1955年他写下遗嘱,希望死后将他的骨灰送回中国。1960年,《别了,司徒雷登》被选入《毛泽东选集》,注释中说他“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反人民的内战”。

——据秦海《一个完整的司徒雷登》整理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利玛窦来华文化交流的背景?(4分)据材料一指出利玛窦获得“赐葬”的原因。(2分)徐光启把利玛窦介绍的西方科技思想和方法写进了他的哪部著作?(2分)

2)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二中19世纪6070年代大批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的原因?(3分)与利玛窦相比,李提摩太在华传教的策略有何特点?(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司徒雷登创办的燕京大学有何特色?(4分)1949年司徒雷登被迫离开中国的原因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62年司徒雷登逝世后遗愿无法实现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美国曾利用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取消过波兰的最惠国待遇;许多缔约国也常利用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例外,大量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措施。”该材料认为关贸总协定存在的弊端是

A.未起到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B.规则不严密

C.不具有法律约束性                                           D.被美国操纵

 

查看答案

某位西方科学家的网上纪念馆,介绍了他的著作和论文,其中有《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热辐射讲义》等。以下科技成就与这位科学家的科学理论有密切关系的是

A.蒸汽机和火车机车               B.原子弹和氢弹

C.半导体和激光器                 D.克隆和转基因技术

 

查看答案

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制定,1840年以前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该决议得以通过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与会各国的妥协

C.钟表制造业的发展                             D.世界市场日益紧密的需要

 

查看答案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际人口调查,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后三年内举行,并于其后每十年举行一次”。当年制定这一条款的目的是为了

A.确定选民人数及每个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

B.统计共和党、民主党的党员人数

C.掌握印第安人、黑人和海外移民的人口数量

D.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