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 B....

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

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

C.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图示可知,A项说法错误;依据所学知识,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推行的加强皇权的措施,故B项说法错误;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故D说法错误。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说: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 “‘封建思想之复活是指汉朝

A.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B实行分封制

C推行郡县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查看答案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因为光荣革命而产生的主权在议会的体制,形成了对本国产权、经济活动、信仰自由以及个人自由的政治保护,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资源,这种历史安排便产生了一个强国。

——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

【材料二】经历了两国关系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和中国在苏联解体后都成熟起来。在国际关系的准则下建立起君子之交。

——李风林《中苏关系的历史和未来》

【材料三】当今国家实力的比拼,已由传统的武力逐渐开始向军事,经济、知识的综合发展程度转移。也就是说,谁的文明成为主流文明,谁将掌握世界。美国就将其经济、高科技和美国文化三者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将共同成为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支柱。

——《中国怎样建设现代文明大国》

1)根据材料一,说明近代英国成为强国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中,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大喜”、“大悲”分别指什么?(4分)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说明中苏关系的“大喜”、“大悲”分别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14分)

3)依据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如何成为现代大国的认识。(4分)

 

查看答案

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晚明时,中国政治上已明显比西方落后。(清朝)康乾历称“盛世”,但生产力并无根本性进步,乾隆晚期,国运已现衰象。几百年欧洲每个世纪都有创造。中西发展趋势上差异,已十分昭然。

——陈乐民《欧洲与中国》

【材料二】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并且领先于世界,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在政策和增长上经历了以1978年为界的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中国慢于世界总体经济的增长。1978年后效率提高和生产率显著改善。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材料四】杉原薰(日本)提出了如下观点:1945年,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诞生成长起来。其后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未发生在西方,而是发生在东亚,除日本、韩国、港台地区外,包括中国沿海地区正在紧随其后。

——新浪财经《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应该以谁为中心》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对中西社会从17世纪至19世纪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不同发展趋势加以比较。(12分)

2)结合材料三,说明“第一阶段中国慢于世界总体经济的增长”的政策因素。(4分)

3)材料四对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评论中,明显忽视了西方的作用。请结合史实,说明西方国家为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8分)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雨果发表了《悲惨世界》,描写尚万进为养活年幼的外甥们偷一块面包而被捕,几年后成为一位人人敬爱的市长。他一直做善事,他帮助一个穷困女工找回她女儿科斯蒂。而警长贾威一直要抓他入狱。此时法国共和党与保王党斗争激烈,一个代表革命的青年爱上科斯蒂,两人结婚。警长贾威由于尚万进的爱与善良停止追捕,选择自尽。下列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作者把关注的社会问题反映在文学作品上

B.作品真实的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现状

C.作品运用夸张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

D.作者预示法国共和派将战胜保守派

 

查看答案

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次。进入21世纪后,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的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A.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B.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差距

C.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认识趋于理性

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正不断深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