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为了测定实验室长期存放的Na2SO3固体的纯度,准确称取W g固体样品,配成25...

为了测定实验室长期存放的Na2SO3固体的纯度,准确称取W g固体样品,配成250 mL溶液。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I:取25.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操作I→洗涤→操作Ⅱ→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m1 g

方案Ⅱ:取25.00 mL上述溶液,用a mol/L 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5SO32-+2MnO4-+6H+→5SO42-+2Mn2++3H2O)

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

2

3

4

待测溶液体积/mL

25.00

25.00

25.00

25.00

滴定管初读数/mL

0.00

0.20

0.10

0.15

滴定管末读数/mL

20.95

21.20

20.15

21.20

 

(1)配制250 mL Na2SO3溶液时,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烧杯、玻棒、滴管、药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为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Ⅱ为________________

(3)方案I中如何判别加入的氯化钡已经过量_____________在方案Ⅱ中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方案Ⅱ所提供的数据,计算Na2SO3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写成分数形式)有同学模仿方案I,提出方案Ⅲ:取25.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操作I→洗涤→操作Ⅱ→称重,得到沉淀质量为m2 g 并用方案I的方法计算结果。

(5)根据方案Ⅲ,从理论上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方案I比方案Ⅲ的计算结果要低       

b. 方案I比方案Ⅲ的计算结果要高

c. m1=m2 ,方案I和方案Ⅲ的结果一样   

d. 方案Ⅲ不应根据方案I的方法计算

(6)上述实验中,由于操作错误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方案I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

b. 方案I中如果没有操作Ⅱ,实验结果将偏大

c. 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

d. 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操作Ⅱ,实验结果将偏大

 

电子天平 250mL的容量瓶 过滤 干燥(烘干) 静置分层后,向上清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不再产生沉淀,即已沉淀完全 加入最后一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 1323a÷20W×100% bd ad 【解析】(1)配制250 mL Na2SO3溶液时,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烧杯、玻棒、滴管、药匙和电子天平、250mL的容量瓶。(2)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因此操作I为过滤;沉淀洗涤后称量前需要干燥,即操作Ⅱ为干燥(烘干);(3)根据硫酸钡是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判断方案I中加入的氯化钡已经过量,即;静置分层后,向上清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不再产生沉淀,即已沉淀完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显紫红色,则在方案Ⅱ中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加入最后一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4)四次实验消耗标准液体积分别是(mL)20.95、21.00、20.05、21.05,显然第三次数据误差较大,舍去,则其平均值是21.00mL,根据方程式可知25mL溶液中亚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是2.5×0.021L×amol/L=0.0525amol,实验亚硫酸钠的纯度是。(5)a.酸性溶液中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因此方案I比方案Ⅲ的计算结果要高,a错误;b.方案I比方案Ⅲ的计算结果要高,b正确;c.方案Ⅲ中S元素全部转化为硫酸钡,因此方案I和方案Ⅲ的结果不可能一样,c错误;d.方案Ⅲ中S元素全部转化为硫酸钡,因此方案Ⅲ不应根据方案I的方法计算,d正确,答案选bd;(6)a.方案I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则硫酸钡质量增加,所以实验结果将偏小,a正确;b.方案I中如果没有操作Ⅱ,即没有干燥,则硫酸钡质量增加,所以实验结果将偏小,b错误;c.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硫酸钡质量增加,实验结果将偏大,c错误;d.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操作Ⅱ,硫酸钡质量增加,实验结果将偏大,d正确,答案选a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列;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这2个电子所处亚层的符号是_______;硫、氯元素的原子均可形成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简单离子,且硫离子的半径更大,请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2)S8和P4的分子中都只有共价单键,若P4分子中有6个P-P键,则可推断S8分子有___个S-S键;已知:H-S键键能:339 kJ/mol;H-Se键键能:314 kJ/mol。以上键能数据能否比较S、Se非金属性的强弱______(选填“能”、“否”;下同);能否比较H2S、H2Se沸点的高低______

(3)在25℃,Na2SO3溶液吸收SO2得到的NaHSO3溶液中c(SO32-)c (H2SO3),据此判断NaHSO3溶液显___

(4)在25℃,Na2SO3溶液吸收SO2后,若溶液pH=7.2,则溶液中c(SO32-)=c (HSO3-)若溶液pH=7,则以下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编号)___________

a.c(Na+) = 2c(SO32-)+c(HSO3-)

b.c(Na+)>c(HSO3-)>c(SO32-)>c(H+) = c(OH-)

c.c(Na+)+c(H+)=c(SO32-)+c(HSO3-)+c(OH-)

(5)已知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32-+H2OHSO3-+OH-,请用Na2SO3溶液和a试剂及必要的实验用品,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盐类的水解是一个吸热过程。a试剂是__________,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铁与同周期的钙性质有很大的差异,铁的熔点更高,而钙的金属活动性更强,这都说明铁的金属键比钙更_____(选填“强”、“弱”)。与钢铁比,纯净的铁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铁受热会发生升华现象,这说明氯化铁是______(选填“离子”、“共价”)化合物。

(2)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一定的容器中,铁和CO2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c(CO)/c(CO2)增大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CO                d.再加入一些铁粉

(3)FeS2可在Fe2(SO4)3溶液中“溶解”,硫元素都以SO42-形式存在,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FeS2+ □Fe2(SO4)3 +□____→ □FeSO4 +□____

(4)溶液的酸碱性对许多物质的氧化性有很大影响;生成物的溶解性会影响复分解反应的方向。将Na2S溶液滴加到FeCl3溶液中,有单质硫生成; 将FeCl3溶液滴加到Na2S溶液中,生成的是Fe2S3而不是S或Fe(OH)3。从以上反应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

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 a mol

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 a mol ne  a mol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 mol

 

查看答案

室温下,将1.000mol/L盐酸滴入20.00mL 1.000mol/L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1

B.b点:c(NH4+)+c(NH3•H2O)=c(Cl-

C.c点:c(Cl-)=c(NH4+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

 

查看答案

向酸化的Fe(NO3)3溶液中逐渐通入H2S气体,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3S2-+2NO3-+8H+ 2NO↑+3S↓+4H2O

B. Fe3++3NO3-+5H2S+2H+ →3NO↑+5S↓+Fe2++6H2O

C. Fe3++5NO3-+8H2S+4H+ →5NO↑+8S↓+Fe2++10H2O

D. S2-+2NO3-+4H+ 2NO2↑+S↓+2H2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