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有A、B、C、D四种金属,做如下实验:①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

有A、B、C、D四种金属,做如下实验:①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②将A、D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③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D       B.C>D>A>B       C.D>A>B>C     D.A>B>D>C

 

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所以A的活动性大于B;②金属和相同的酸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反应剧烈,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溶液中,D比A反应剧烈,所以D的活动性大于A;③金属的置换反应中,较活泼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说明B的活动性大于铜。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C,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D>A>B>C,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金属性强弱比较 【名师点晴】原电池中被腐蚀的金属是活动性强的金属;金属和相同的酸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反应剧烈;金属的置换反应中,较活泼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上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因此掌握金属性强弱比较规律是解答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中,电解质溶液为硫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锌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供电时的总反应为:Zn2H=Zn2H2

C.该装置可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产生1 g H2,消耗锌的质量65 g

 

查看答案

4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

Y

 

 

Z

W

 

 

A. X的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

B. Y与氢元素形成的物质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C. 4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

D. 4种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查看答案

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 CH4(g)+2O2(g)==CO2(g)+2H2O(l)

B. HNO3(aq)+NaOH(aq)==NaNO3(aq)+H2O(l)

C. 2H2(g)+O2(g)==2H2O(l)

D. 2FeCl3(aq)+Fe(s)==3FeCl3(aq)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 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 锌、铜、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溶液中的 Zn2+H+均向正极移动

D. 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碘单质的升华过程中不存在化学键破坏的过程

B. NaCl溶于水后,因为共价键被破坏,从而形成了Na+Cl-

C. 在N2、CO2和SiO2物质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

D. H2S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的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