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存在如下几种阴阳离子: 阳离子 Al3+、Fe2+、Ba2+、N...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存在如下几种阴阳离子:

阳离子

Al3+Fe2+Ba2+Na+NH4+

阴离子

ClCO32—、SO42—、NO3、I

现对该溶液样品进行以下研究:

Ⅰ.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Ⅱ.若向Ⅰ所得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Ⅲ.若向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最终溶液无沉淀生成;

Ⅳ.向Ⅲ所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为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         

(2)检验溶液中可能还存在的阳离子的方法为                   

(3)写出实验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实验Ⅳ中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1)Al3+、NH4+;Fe2+、Ba2+、CO32— (2)用洁净铂丝蘸取原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若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存在Na+,若不出现黄色,则不存在Na+ (3)6I-+2NO3—+8H+=2NO↑+3I2+4H2O (4)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解析】 试题分析:Ⅰ.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因此生成的无色气体是NO,因此一定含有氧化性离子硝酸根,亚铁离子和碘至少含有一种;Ⅱ.若向Ⅰ所得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一定是硫酸钡,因此一定含有硫酸根,则一定不存在Ba2+;Ⅲ.若向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最终溶液无沉淀生成,气体是氨气,则一定存在铵根和亚铁离子,所以必须存在碘离子;Ⅳ.向Ⅲ所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该沉淀是氢氧化铝,说明溶液中含有偏铝酸根离子,所以一定存在铝离子,因此就一定不存在碳酸根离子。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为Al3+、NH4+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Fe2+、Ba2+、CO32—。 (2)钠离子可能存在,则检验溶液中可能还存在的阳离子的方法为用洁净铂丝蘸取原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若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存在Na+,若不出现黄色,则不存在Na+。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写出实验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I-+2NO3—+8H+=2NO↑+3I2+4H2O。 (4)实验Ⅳ中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考点定位】考查离子的检验与推断 【名师点睛】根据离子的特征反应及离子间的共存情况,进行离子推断时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互斥性原则。判断出一定有某种离子存在时,将不能与之共存的离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的离子。(2)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一定有阳离子和阴离子,不可能只有阳离子或阴离子。(3)进出性原则。离子检验时,加入试剂会引入新的离子,某些离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消失(如溶液中的AlO在酸过量时转化为Al3+),则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无法判断。解答时,首先,必须以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作后盾。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是考生认真、准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和基础。例如考生要对离子的性质、离子的特征、离子间的反应关系要有准确全面的认识。其次,必须要有正确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灵活的解题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亚硝酸钠(NaNO2)与食盐形态一样,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和增色作用,过量食用会引起中毒。餐饮服务单位应加强对亚硝酸钠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某一反应体系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NaNO2、H2O、NO、I2、NaI、HI。已知该反应中NaNO2只发生了如下过程:NaNO2→N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

(2)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若有0.25mol的氧化剂被还原,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             

(4)误食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除NaNO2的中毒。下列关于上述中毒、解毒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NaNO2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能把Fe2+氧化为Fe3+            D.NaNO2被氧化

(5)根据上述反应,可以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来鉴别NaNO2和NaCl溶液,可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 ②淀粉碘化钾试纸 ③淀粉 ④白糖 ⑤食醋 ⑥白酒。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             (填序号)。

 

查看答案

CuSO4·5H2O晶体,配制0.2 mol/LCuSO4溶液480 mL

1)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还缺少            

2)容量瓶使用前应          

3)应用托盘天平称取CuSO4·5H2O晶体的质量为           g

4)配制溶液时有以下几个操作:溶解、摇匀、洗涤并转移、冷却、称量、转移溶液、定容、装瓶贴标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5)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有        (填序号)

硫酸铜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并使用了游码

硫酸铜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杂质

称量硫酸铜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容量瓶未经干燥就使用

转移液体时不小心洒落了一滴在容量瓶的外面

定容时俯视刻线

摇匀后,凹液面低于刻度线未做任何处理

 

查看答案

已知Na2SO3溶液可与K2Cr2O7溶液反应,现有0.1mol//L的Na2SO3液12mL,恰好与0.04mol//L的K2Cr2O7溶液10mL完全反应,通过计算确定Cr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

A.+1B.+3C.+4D.+5

 

查看答案

将5.1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2.0mol/L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0mol/L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则NaOH溶液的体积是

A.200mLB.250mLC.425mLD.560mL

 

查看答案

在干燥的烧瓶中充满标况下HCl与N2的混合气体,已知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34.8,进行喷泉实验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溶液不扩散)

A.   B.   C.   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