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网状结构的聚丙烯酸钠...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网状结构的聚丙烯酸钠是高吸水性树脂,可用于制造尿不湿

B.光导纤维应避免在强碱性环境中使用

C.利用超临界CO2流体作为萃取溶剂符合绿色化学

D.船体镀锌或锡均可保护船体,镀层破损后将立即失去保护作用

 

D 【解析】 试题分析:A、聚丙烯酸钠是一种高分子树脂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故A正确;B、二氧化硅能够与碱反应,所以光导纤维应避免在强碱性环境中使用,故B正确;C、超临界流体CO2替代有机溶剂,替代一些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有机溶剂,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C正确;D、锌活泼性强于铁,锡活泼性弱于铁,镀锌铁破损后仍然能够保护铁,镀锡铁破损后加速铁的腐蚀,故D错误;故选D。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阳离子

Na、Ba2+、NH4+

阴离子

CH3COO、OH、Cl、SO42

已知: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②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现象。

(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pH大于7的原因:                    

(3)写出C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25 ℃时,0.1 mol·L-1 B溶液的pH=a,则B溶液中c(H)-c(NH3·H2O)=_____________(用含有a的关系式表示)。

(5)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的装置,C、D、E、F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电极A是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3)若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一段时间,当阳极产生56 mL(标准状况下)气体,电解后溶液体积为500 mL时,求所得溶液在25 ℃时的pH=____________。

(4)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应该是_________(填“银”或“铜”),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

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 mol(CH2)6N4H与1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  称取样品1.500 g。

步骤Ⅱ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  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_______色变成______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1.02

21.03

2

25.00

2.00

21.99

3

25.00

0.20

20.20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 0 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80℃时,将0.4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满分5 manfen5.com

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中b         c(填“<”、“=”、“>”)。

(2)20s时,N2O4的的浓度为            mol/L,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           

A.N2O4的转化率越高                   B.NO2的产量越大

C.N2O4与NO2的浓度之比越大           D.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查看答案

(1)已知H2的燃烧热:△H=-285.8 kJ·mol-1,C的燃烧热:△H=-393.5 kJ·mol-1,若要得到1000kJ的热量,需完全燃烧        mol的H2生成液态水;2.5molC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       kJ的热量,(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2)0.05mol某液态有机物2.3g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点燃,恰好完全燃烧,生成2.7g液态水和2.24LCO2(标准状况)并放出68.35kJ热量,则能表达该有机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