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图为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 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

下图为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乙醇

-114

78

0.789

乙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0

浓H2SO4

 

338

1.84

满分5 manfen5.com(1)写出试管a中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满分5 manfen5.com

(2)导管要插在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上,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3)试管b中饱和Na2CO3的作用:                                            

满分5 manfen5.com(4)开始用小火加热试管a中的混合液,其原因是__                            

(5)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        (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满分5 manfen5.com(6)若120 g乙酸和184 g乙反应生成106 g 乙酸乙酯,则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_。

 

(1)CH3COOH + C2H5OHCH3COOC2H5 + H2O(2分,不写条件只得1分) (2)防止由于受热不均引起的倒吸。 (3)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4)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沸点接近且较低,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蒸发损失。 (5)②④⑤(2分,少选且选对只给1分) (6)60.2% 【解析】 试题分析:(1)试管a中主要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 + C2H5OHCH3COOC2H5 + H2O。 (2)由于挥发出来的乙醇和乙酸与水互溶,因此导管要插在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上的原因是防止由于受热不均引起的倒吸。 (3)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又因为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所以试管b中饱和Na2CO3的作用为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4)由于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沸点接近且较低,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蒸发损失,所以开始用小火加热试管a中的混合液。 (5)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①错误;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表示正反应速率,生成1mol乙酸表示逆反应速率,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到达平衡,②正确;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③错误;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说明到达平衡状态,④正确;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到达平衡状态,⑤正确,答案选②④⑤。 (6)120 g乙酸和184 g乙醇的物质的量分别是2mol和4mol,因此理论上应该生成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是2mol,因此该反应的产率为×100%=60.2%。 考点:考查乙酸乙酯制备的实验分析、判断及有关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3-三苯基环丙烷的三个苯基可以分布在环丙烷环平面的上下,因此有如下两个异构体

满分5 manfen5.com

据此,可判断1,2,3,4,5-五氯环戊烷(假定五个碳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

A.4             B.5            C.6             D.7

 

查看答案

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

B.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

C.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图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

D.由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查看答案

常温下20 mL 0.1mol/L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盐酸40 mL,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0.1 mol/L Na2CO3溶液中c(Na+)+c(H+)2c(CO32)+c(HCO3)+c(OH)

B.Ac(Na+)> c(CO32-)> c(HCO3)>c(OH)>c(H+)

C.常温下CO2饱和溶液的pH约为5.6

D.当加入20 mL盐酸时,混合溶液的pH约为8

 

查看答案

实验测得常温下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值等于10.1mol/L某一元碱(BOH)溶液里c(H)/c(OH)1012。将此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呈的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c(B)>c(A)>c(OH)>c(H)       B.c(A)>c(B)>c(H)>c(OH)

C.c(B)=c(A)>c(H)=c(OH)       D.c(B)>c(A)>c(H)>c(OH)

 

查看答案

有机物X、Y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若将X、Y不论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耗氧气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XY可能是

AC2H4C2H6O       BC2H2C6H6      CCH2OC3H6O2         DCH4C2H4O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