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碳...

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Ⅰ.氮氧化物研究

(1)一定条件下,将2molNO2molO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O2(g)满分5 manfen5.com2NO2(g),下列各项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NO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O2同时生成2 molNO2

(2)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会引起N2O2的反应:N2 + O2满分5 manfen5.com2NO,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在T1T2温度下,一定量的NO发生分解反应时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反应N2g+ O2g满分5 manfen5.com2NOg)的△H__________0(”)

满分5 manfen5.com

(3)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O2反应,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满分5 manfen5.com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碳氧化物研究

1在体积可变活塞与容器之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的密闭容器如右图所示现将3molH22molCO放入容器中移动活塞至体积V2L用铆钉固定在AB发生合成甲醇的反应如下COg+2H2g满分5 manfen5.com CH3OHg)。测定不同条件、不同时间段内的CO的转化率,得到如下数据

满分5 manfen5.com

        CO的转化率

T(℃)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T1

20%

55%

65%

65%

T2

35%

50%

a1

a2

①根据上表数据,请比较T1_________T2(选填“>”、“<”或“=)T2下,第30min 时,a1=________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

T2下,第40min时,拔去铆钉(容器密封性良好)后,活塞没有发生移动,再向容器中通人6molCO此时v(正)________v()(选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2)一定条件下可用甲醇与CO反应生成醋酸消除CO污染。常温下,将a mol/L的醋酸与b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Ba2)c(CH3COO),则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Ⅰ.(1)abc (2分) (2)①△H>0 (1分) (3)N2(g)+O2(g)=2NO(g) ΔH=+183 kJ·mol-1(2分) Ⅱ.(1)①<(1分),50%,(2分)4(2分);②<(1分),理由:拔去铆钉,容器是在同温同压下进行,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当充入6molCO,假设平衡不移动,此时容器的体积为6L,Qc=c(CH3OH)/[c(CO)×c2(H2)]=5.1>K,平衡逆向移动;(2分)(2)2b/(a-2b)×10-7mol/L(2分) 【解析】 试题分析:Ⅰ.(1)a.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则体系压强保持不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b.颜色的深浅与二氧化氮的浓度忒,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c.由于NO和氧气不是按照化学计量数之比充入反应的,因此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时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d.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消耗1 molO2同时生成一定2 molNO2,因此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答案选abc。 (2)根据图像可知曲线T2首先达到平衡状态,则温度T2>T1,温度高氮气的体积分数小,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H>0; (3)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 ΔH=945kJ/mol+498 kJ/mol-2×630 kJ/mol=+183 kJ/mol。 Ⅱ. (1)①根据上表数据可知前10min内T2对应的CO转化率高,这说明反应速率快,因此温度T1<T2;T2℃下,第30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a1=50%。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CO(g)+2H2(g) CH3OH(g) 起始浓度(mol/L) 1 1.5 0 转化浓度(mol/L) 0.5 1 0.5 平衡浓度(mol/L) 0.5 0.5 0.5 z则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4。 ②由于拔去铆钉,容器是在同温同压下进行,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当充入6molCO,假设平衡不移动,此时容器的体积为6L,Qc=c(CH3OH)/[c(CO)×c2(H2)]=5.1>K,所以平衡逆向移动,因此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2)反应平衡时,2c(Ba2+)=c(CH3COO-)=bmol/L,据电荷守恒,溶液中c(H+)=c(OH-)=10-7mol/L,溶液呈中性,则醋酸电离平衡常数Ka===。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平衡常数计算、平衡状态判断、盖斯定律由于及电离平衡常数计算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 (1)如下图所示,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

满分5 manfen5.com

①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FeSO4液滴中先出现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发生的反应包括Fe22NH3·H2OFe(OH)2↓+2N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尾气吸收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Ⅱ.现代传感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满分5 manfen5.com

某小组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图1)。

1)关闭a,将吸有2mL水的胶头滴管塞紧颈口c,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气压变化曲线(图2)。图2             点时喷泉最剧烈。

2)从三颈瓶中量取25.00mL氨水至锥形瓶中,加入             做指示剂;用0.0500 mol•L-1HCl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      色变为      色,用pH计采集数据、电脑绘制滴定曲线如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3)据图,计算氨水的浓度为         mol•L-1;比较当VHCI=17.50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4)关于该滴定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B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测得氨水的浓度偏高

C.酸式滴定管未用盐酸润洗会导致测得氨水的浓度偏高

D.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测得氨水的浓度偏低

 

查看答案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由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18 mol e-

B.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可能发生反应

C.含D的盐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D.化合物AE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相同的CH3COONaNaHCO3NaAlO2三份溶液中的cNa+):②>③>①

B0.5 mol/LNa2CO3溶液与amol/L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CO32-)+c(HCO3-)+c(H2CO3)

C10mL0.1mol/LCH3COOH溶液与20mL0.1mol/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OH-cH++cCH3COO-+2cCH3COOH

D25某浓度的NaCN溶液的pHd则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dmol/L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

a极附近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粗铜的电极反应式为: Cu2++2e=Cu

正极反应式为:

O2+4e+2H2O=4OH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一定漏气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