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对羟基苯甲醛,俗称PHB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结构为。有人提出,以对甲...

对羟基苯甲醛,俗称PHB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结构为满分5 manfen5.com。有人提出,以对甲基苯酚为原料合成PHBA的途径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PHBA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PHBA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PHBA的分子式为C7H6O2           BPHBA是一种芳香烃;

C1 mol PHBA最多能与4 molH2反应; DPHB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3)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3分)___________________。

(5)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以下所有特征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只写一种)。

a苯环上存在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1∶2;

b遇FeCl3溶液显示特征颜色;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羟基、醛基 (2)AC (3)①②③⑤ (4)(5)或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PHBA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醛基;(2)A.根据PHBA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7H602 ,故A正确;B.烃只含有C、H两种元素,而PHBA中还含有O元素,不属于芳香烃,故B错误;C.苯环与醛基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1molPHBA需要4mol氢气,故C正确;D.酚羟基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AC;(3)由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结构可知,反应①为取代反应,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为,C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为,D氧化生成E为,E发生水解反应得到,故属于取代反应的有:①②③⑤;(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5)E为,其同分异构体符合以下所有特征:遇FeCL3溶液显示特征颜色,说明含有酚羟基,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含有不饱和键,且苯环上存在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1:2,应含有3个取代基,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或。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推断、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为有机框图、信息推断题,解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看懂信息,明确各类有机物的基本反应类型和相互转化关系,题目难度中等。该类题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常以框图题或变相框图题的形式出现,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以反应类型为突破口,以物质类别判断为核心进行思考。经常在一系列推导关系中有部分物质已知,这些已知物往往成为思维“分散”的联结点。可以由原料结合反应条件正向推导产物,也可以从产物结合条件逆向推导原料,也可以从中间产物出发向两侧推导,审题时要抓住基础知识,结合新信息进行分析、联想、对照、迁移应用、参照反应条件推出结论。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烃的各种衍生物间的转化关系,不仅要注意物质官能团的衍变,还要注意同时伴随的分子中碳、氢、氧、卤素原子数目以及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衍变,这种数量、质量的改变往往成为解题的突破口。由定性走向定量是思维深化的表现,将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之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AgNO3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Y电极附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②X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镍,电解液a选用Ni(NO3)2溶液,则:①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②Y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 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满分5 manfen5.com

②近似认为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

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满分5 manfen5.com

(1)若X是强氧化性气体单质,则A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C         b.Al          c.Na          d.Mg

(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X在A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B的化学式为         ;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的操作方法是           ;向C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是         ;请写出此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A、B、C均为含有同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X是强酸或强碱,则B的化学式为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用四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溶液

A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饱和Na2CO3溶液

B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Na2SiO3溶液

C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Ca(ClO)2溶液

D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

如右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

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 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 mol气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