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

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T2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满分5 manfen5.com2Z(g)

B03 min内,v(X)0.2 molL-1min-1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vv都增大,且重新平衡前v>v

D.若改变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

 

AC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图1可知:X、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当反应进行3min后各种物质的浓度都不发生改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它们的物质的量改变值是:X:0.6mol;Y:0.2mol;Z:0.4mol,所以反应时物质的量的比是:3:1:2,故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Z(g),正确;B.0~3 min内,v(X)=0.6mol ÷2L÷3min=0.1 mol•L-1•min-1,错误;C.根据图2可知:在温度是T2时首先达到平衡,说明速率高,反应快,温度T2>T1。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Y的含量降低,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v正、v逆都增大,且重新平衡前v正>v逆,正确;D.若改变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可知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但是平衡时物质的量没变,说明平衡不发生移动,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所以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而不能说增大压强,错误。 考点:考查图像法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中的应用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Ba2+ClNO3             B.KAlO2ClSO42-

C.Ca2+Mg2+NO3HCO3           D.NaClCO32-SO32-

 

查看答案

已知:向KMnO4晶体中滴加盐酸,产生黄绿色的气体;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实验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取实验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 > Cl2 > Fe3+ > I2

B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可以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

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原子半径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

 

+2

+1

+5

+7

+1

+5

+3

-2

 

 

-3

-1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④元素大⑦元素        

B.②、③处于同一周期

C.上述八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⑤号酸性最强

D.⑧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B至少存在5种离子

C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D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查看答案

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H2SO4中时,X溶解,Z板上有H2放出,若电解Y2+离子和Z2+离子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2+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 > Z > Y > M                   BX > Y > Z > M 

CM > Z > X > Y                   DX > Z > M > Y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