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2 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酸性:盐酸>硅酸

B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熔点:氧化铝>铝

C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                铁片不溶解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D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                                       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

 

 

C 【解析】 试题分析: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铁片不溶解,不是因为铁不与浓硫酸反应,而是因为反应后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C正确。 考点:考查常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 +2OH- +2HCO3-  = CaCO3↓+ CO32- + 2H2O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 + 4NH3·H2O = Al(OH)4-↓+ 4NH4+

C.少量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2C6H5O-+CO2+H2O=2C6H5OH+ CO32-

D.向NH4HSO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至SO42-刚好沉淀完全:Ba2+ + 2OH- + NH4+ + H+ + SO4 2-  = BaSO4↓+ NH3·H2O + H2O

 

查看答案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胶体后,含有NA个Fe(OH)3胶粒

B.标准状况下,1.12 L的HCHO所含的原子数是0.2NA

C.1 L0.5mol·L-1Na2CO3 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A

D.0.1 mol Na2O2作供氧剂时转移的电子数目是0.2 NA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取8.75g食盐,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3.22mL高锰酸钾溶液,D.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5。

 

查看答案

类比推断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推断法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溶解性CaCO3<Ca(HCO3)2,则溶解性Na2CO3<NaHCO3

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可得到CaCO3,则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可得到CaSO3

C.由O2与Li加热生成Li2O,则O2与Na加热生成Na2O

D.有Fe与S加热生成FeS,则Cu与S加热生成Cu2S

 

查看答案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Na2O、Ca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烧碱、纯碱均属于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