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国四个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按照世界人口增...

下图为某国四个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按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演变的一般规律,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④→③

C. ④→①→②→③    D. ④→①→③→②

2.对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 生育政策    B. 国内移民

C. 经济水平    D. 医疗条件

 

1. C 2. B 【解析】 试题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某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出该城市(  )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 ②人口素质低 ③劳动力不足 ④外来人口数量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解决该市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①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③严格限制外来务工人员进城 ④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面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宗教因素

2.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后,随着迁居人口批次的增多,人口流动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A. 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开始,女性人口组和0~5岁人口组的儿童呈现回迁趋势

B. 家庭男性人口年龄组在各批次迁居人口中一直处于迁居人口结构最高比例

C. 劳动年龄人口迁居比例不断下降,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成为迁居人口主体

D. 在各年龄人口组中,老年人口组在家庭迁居人口总比例中所占的比例最小

3.目前,我国家庭人口迁居的主要方向是

①由东部地区迁居到西部地区 ②由西部地区迁居到东部地区 ③由城市地区迁居到农村地区

④由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5年11月我国宣布自2016年1月1日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图甲示意2010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乙示意1980~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我国仍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推测2012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  )

A. 缓慢持续增加    B. 先减后增    C. 先增后减    D. 快速减少

2.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2013年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

A. 生育政策    B. 城市化    C. 育龄人口    D. 资源状况

3.针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政府今后可能不会采取的措施是(  )

A. 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    B. 适度延缓退休年龄

C. 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    D. 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查看答案

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 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 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 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A. 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查看答案

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下图是2000~2010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 人口密集省份    B. 山地丘陵地区

C. 水源短缺地区    D. 经济落后省份

2.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  )

A. 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

B. 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C. 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

D. 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