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江与沿江湖泊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人们...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江与沿江湖泊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研究江、湖相互作用对湖泊流域的水循环、湖泊旱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控制入湖和出湖的水量和水质以及湖泊水生生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下图示意1957—2008年长江与鄱阳湖作用的频次分布。

(1)说明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

(2)简述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对长江径流的影响。

(3)说明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在时间上的差异,并简述其成因。

 

(1)长江与鄱阳湖为相互补给关系。当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时,长江补给鄱阳湖;当鄱阳湖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鄱阳湖补给长江。 (2)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长江水位高时,长江水流入鄱阳湖,使长江水位降低。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长江水位低时,鄱阳湖水流入长江,使长江水位升高。二者这种相互补给关系对长江径流起削峰补枯的作用。 (3)差异:4—6月鄱阳湖补给长江,7—9月长江补给鄱阳湖。 成因:4—6月,锋面雨带主要在长江以南,鄱阳湖流域流量迅速增加,此期间鄱阳湖向长江的补给作用增大;7—9月,长江干流处于汛期,径流量大,长江补给鄱阳湖。 【解析】 试题 (1)本题要求学生掌握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特别是河流与流域湖泊的相互补给;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为相互补给的关系,主要取决与二者水位的高低变化,当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时,长江补给鄱阳湖,当鄱阳湖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鄱阳湖补给长江。 (2)正确审题,注意题目要求侧重分析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当长江水位高时,长江水流入鄱阳湖,使长江水位降低,可以起到削减洪峰作用;当长江水位低时,鄱阳湖水流入长江,使长江水位升高,起到补充水源的作用,可见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对长江径流起到削峰补枯作用。 (3) 仔细读图,注意长江作用与鄱阳湖作用的图例差异、时间差异;由图可知4—6月份鄱阳湖补给长江,7—9月份长江补给鄱阳湖。主要成因是与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及其鄱阳湖流域所处位置有关;4—6月份,锋面雨带主要在长江以南,影响鄱阳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流量迅速增加,此期间鄱阳湖向长江的补给作用增大,从而使鄱阳湖作用增强。7—9月份,长江干流处于汛期,径流量大,长江补给鄱阳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国新疆某河流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主要补给形式是(  )

A. 大气降水    B. 冰川积雪融水    C. 季节性积雪融水    D. 地下水

2.关于该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明显冬汛    B. 流量大

C. 无明显汛期    D. 有断流现象

 

查看答案

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16个城市开始试点。“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以下各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 增加下渗量    B. 减少蒸发量

C. 增加地表径流    D. 减少地下径流

2.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①淡水不足     ②雨季内涝    ③用地紧张   ④热岛效应

 

查看答案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  )

A. 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能

B. 潮汐

C. 地热能

D. 生物能

2.下列能实现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A. 长江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我国的夏季风    D. 我国的冬季风

3.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 柴达木盆地的湖泊

B. 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C. 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D. 太平洋上未登陆的台风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2010年5月江苏省发展研究院城市发展评价中心正式发布了《2010年江苏城市发展报告》。报告认为,根据发展态势,江苏省城市化率已达到了55.6%。

材料二 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如图所示,“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它将带动促进全省的城市化,“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

(1)江苏省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是________,该阶段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五条城镇聚合轴是沿____________分布的。

(3)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

(4)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简述城市化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查看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对人口的疏散作用主要是通过沿线土地利用改变实现的。下面是“我国某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前后土地利用的变化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该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后核心城区和外围城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2)请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的角度分析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工业用地空间变化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