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深处1 620米)和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深处1 620米)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冬季平均气温都在零下38 ℃,冰层厚达1米,湖面全面封冻至一月份。该地区每年大约会发生两千次地震,地壳断裂处不断有新的热矿泉产生。

材料二 蒙古国曾提出“北水南调”,设想从贝加尔湖引水并修建大坝,寻求与中国合作,将水引至蒙古及中国华北。下图为蒙古国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1)指出蒙古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

(2)从地理区位和开发条件角度,阐述从贝加尔湖引水至华北的主要局限性。

 

(1)水资源北多南少。 依据:降水量北多南少,河流北多南少,城市分布北部多南部少。 (2)北段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地质复杂;冬季严寒,沿途封冻期长,输水不便;沿途蒸发、下渗耗水多;线路长,投资大,建设难度大;途经三国,协作不便。 【解析】 (1)区域的降水量、河流、城市分布都能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区域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据图可知,蒙古国降水量北多南少,河流北多南少,城市分布北部多南部少,由此可以推断蒙古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 (2)从贝加尔湖引水至华北的主要局限性应从地理区位(地势、地质、气候、)和开发条件(投资、协作条件)等方面进行。由图可知,该线路北段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地质复杂;冬季严寒,沿途封冻期长,输水不便;沿途蒸发、下渗耗水多;线路长,投资大,建设难度大;途经三国,协作不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杭州市地处河流下游,是以开放性江河水为饮用水源的城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通水。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

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保证水质,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

B. 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

C. 千岛湖水质优良,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

D. 受地势影响,全程须逐级提水,耗能大

2.该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 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B. 极大改善沿线河湖水质,使水价降低

C. 将千岛湖作为第二水源,将会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

D. 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查看答案

一、选择题。

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于2015年1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工程起点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魏家峁镇。工程建成后,年送电量约400亿千瓦时。下图为蒙西—天津南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蒙西—天津南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途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晋、冀    B. 晋、京    C. 秦、冀    D. 秦、京

2.建设蒙西—天津南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可促进蒙西地区开发的优势新能源主要有(  )

A. 沼气    B. 核能    C. 地热    D. 风能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

①华北地区的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 ②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消费以水电、核电为主 ③西南基地能源生产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④蒙东基地能源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目前,能够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题文)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度。

(1)说出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为“疆电外送线路及沿线部分地区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疆电外送”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有(  )

A. 调整产业结构    B. 加剧环境污染

C. 缓解能源紧张    D. 促进资源开发

2.关于“疆电外送”沿线地区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建筑充分利用了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B. 乙图建筑体现了当地降水丰富、地形平坦的特点

C. 丙图地区牧业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

D. 丁图地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