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根据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比较,其共同点表现为( ) A. 纬度较高...

根据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比较,其共同点表现为(  )

A. 纬度较高,年温差大,年降水量稀少

B. 地势低平,河流航运价值都比较高

C.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在世界人口分布中都属较稠密地区

2.甲乙两地均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生产区。有关两地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常年盛行西风,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

B. 乙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光热条件好

C. 甲地深居内陆,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D. 乙地深受海洋影响,冬不冷夏不热,降水量大

 

1.D 2.B 【解析】 试题 1. 2. 气候带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 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 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 干、湿季明显交替   南北纬10°~南 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 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热带季风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气温高, 分旱、雨两季   北纬10°~北回归 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 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   南北回归线~南北 纬30°之间的大陆 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 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 风性湿润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南北纬25°~35° 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 以南地区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30°~40° 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北纬35°~55° 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 日本和朝鲜半岛   温带大陆性气候   终年受大陆 气团控制   冬冷夏热, 干旱少雨   南北纬40°~60° 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内陆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南北纬40°~60° 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亚寒带   亚寒带针 叶林气候   全年受极地 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 夏短温暖   北纬50°~70° 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北部   寒带   苔原气候   纬度高,太阳辐射 弱,受极地气团或 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北半球极地 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的北冰洋沿岸   冰原气候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 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南北半球极地 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高原和高 山气候   地势高,地 形起伏大   气候垂直变化明 显,气温随高度 增加而降低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 安第斯山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图中Ⅰ为海洋性气候区,Ⅱ为海洋性过渡气候区,Ⅲ为大陆性过渡气候区,Ⅳ为大陆性气候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甲地区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地势

B. 海洋性过渡气候——经度位置

C. 大陆性过渡气候——纬度位置

D. 大陆性气候——地形、地势

2.下列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Ⅰ类地区纬度低,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B. Ⅱ类地区雨热同期,适于谷物生产

C. Ⅲ类地区降水均匀,洪涝灾害少见

D. Ⅳ类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

 

查看答案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

A. 气候    B. 土壤

C. 市场    D. 水源

2.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照弱    B. 降水少

C. 多大风    D. 低温冻害

 

查看答案

国务院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如下图),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某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图示区域每年防洪压力较大的原因,绘制了下面框架图,请帮助他们完成。

(2)国家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产业转移,是由于本区域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优势条件。

(3)产业转移对皖江地区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的北水南调    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北部水资源富余,南部水资源贫乏?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查看答案

我国区域经济形成了明显的东、中、西部梯度差异格局,为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提供了可能。为了能引入大规模的资本和企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广大中西部地区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下图是我国中西部18个省(区、市)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格局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强竞争力型的省级行政区,其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强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B. 区位与交通

C. 优惠的国家政策    D. 丰富的劳动力

2.中西部地区承接的东部产业转移的主体产业是(  )

A. 仪器仪表制造业    B. 石油化工业

C. 纺织服装制造业    D. 钢铁工业

3.为了增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缩小中西部区域经济差距,采取的措施是(  )

A. 改善生态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 压缩传统工业规模,加强科技投入

C. 开发矿产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D. 通过区域合作,实现区域连片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