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很早就开始了海水淡化的实践,有效保障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可持...

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很早就开始了海水淡化的实践,有效保障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我国海水淡化发展,国家出台《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将达到220万吨/日以上。下表示意部分海湾国家水价情况,下图示意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随时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波斯湾地区的海水淡化水主要用于

A. 工业用水    B. 农业用水

C. 市政用水    D. 生活用水

2.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

A. 呈持续增长趋势    B. 2008—2009年增幅最大

C. 始终有增有减    D. 2010—2011年规模稳定

3.促进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措施有

①国家从战略高度和水资源安全层面重视海水淡化 

②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

③加大对自主创新海水淡化技术研发投入 

④建立较完善的海水淡化产业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C 2.B 3.D 【解析】 1.波斯湾地区气候炎热,蒸发量大,多无流国,水资源短缺,产业以石油工业为主。由表格信息可知,波斯湾地区用水份额占比最大的是市政用水,故C项正确。 2.由图可知,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随时间变化呈波动式增长.故A、C两项错误;2008-2009年增幅最大,故B项正确;2011-2012年规模稳定,故D项错误。 3.要促进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国家应从战略高度和水资源安全层面重视海水淡化,确立海水作为缺水城市和海岛的重要补充水源的战略定位,①正确;国家要尽快出台针对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而不是泛泛的发展经济,②错误;国家应加大对自主创新海水淡化技术研发的投人力度,从而提高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的核心竞争力,③正确;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海水淡化产业链,使关键技术、装备、材料研发和制造能力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保证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④正确,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完成问题。

1.该图显示的是

A. 城市地表径流利用系统    B. 城市污水利用系统

C. 城市雨水利用系统    D. 城市地下水利用系统

2.图中右侧的深井,所发挥的作用是

A. 滴灌    B. 漫灌    C. 回灌地下水    D. 抽取地下水

 

查看答案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A. 用水多、降水丰富    B. 地下水丰富

C. 干旱少雨    D. 污染严重

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抽取地下水    B. 国内跨流域调水

C. 人工降水    D. 循环用水、节约用水

 

查看答案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 空间分布不均    B. 季节分配不均

C. 蒸发微弱    D. 气候干旱

2.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A. 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 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 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 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3.该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若采取大水漫灌,会导致

A. 出现地下水漏斗    B. 土地盐碱化

C. 土壤板结    D. 绿洲面积扩大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B________;D________;E______;F______。

(2)图中包括_______种水循环类型,其中,对陆地淡水更新最多的是_______循环。

(3)可以代表夏季影响我国的东南季风的是_______,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环节是______,能代表长江滚滚东流的是_______。(填字母)

(4)简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查看答案

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考察家乡的河流水文状况,并结合所学的水循环水平衡原理进行分析。下面是他们查阅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绘成的家乡某河流域特征示意图(图甲)和①②两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图乙),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画上箭头表示使该区域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的水循环类型。

(2)图中④处近年来时有咸潮发生,其发生的季节大多在________季。

(3)图中③⑥处近年来地下水减少,说明与⑤处生态环境的关系。

(4)图中⑦处地下水易受人类污染,说明其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