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皖电东送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到达上海,全长656千米。选用淮南丰富的...

皖电东送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到达上海,全长656千米。选用淮南丰富的煤炭资源,加强煤电基地建设,变输煤为输电,使淮南成为华东地区能源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皖电东送”工程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科技因素    B. 自然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政策因素

2.下列有关“皖电东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有利于淮南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输电

B. 缩小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有利于中部地区的环境保护

C. 利于缓解上海等东部地区能源紧张局面,减轻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 加快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促进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1.C 2.B 【解析】 1.“皖电东送”工程是将安徽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借以建立与上海等地的合作,因此,经济因素是其建设的内因,选C。 2.“皖电东送”工程需要开发安徽的煤田,必然会对地表造成一定的破坏或影响,不利于环境保护,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克里希纳河水系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20世纪60年代以来克里希纳河中上游地区

A. 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B. 砍伐森林和矿山开采加剧水土流失

C. 修建铁路和城市扩张导致地面沉降    D. 修建库坝和过度灌溉致使土地盐碱化

2.为防治克里希纳河下游平原地区的旱涝灾害,合理的措施是

A. 拓宽入海通道和加固加高河岸堤防    B. 实施流域绿化工程和控制工农业用水量

C. 建设梯级大坝和实施北水南调工程    D. 控制流域内水污染和积极发展节水农业

 

查看答案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典型的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地势低,水源充足    B.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C. 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D. 地下水位低

2.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上的绿地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下列有关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②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水质

③减少地下水下渗,减少地下水资源总量  ④影响城市景观,降低城市环境质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一场新的制造业竞争已经拉开序幕:美国力促高端制造业回归、德国倾力打造工业4.0(指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如图所示)。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爬坡困难期,不少工厂还处于劳动密集型、规模化流水线工业2.0时代,仅有少部分可算踏入工业3.0时代。我国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其中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为此中央决定实施“供给侧改革”,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部分工业从2.0跨越式发展到4.0,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有(  )

A. 产业转移 B. 产品滞销

C. 就业压力减小 D. 环境污染加重

2.很多专家都在给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开药方”,合理的有(  )

A. 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 B. 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

C. 产品创新,提高附加值 D. 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

 

查看答案

下表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A. 政策优势明显提高    B. 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C. 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    D. 环境污染严重

2.如今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已经启动,广东省也正在加快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其意义是

①缓解用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  ②获得规模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③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合理分工  ④改善经济区位,发展外向型经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今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A.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B. 积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C. 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D.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地在没修铁路之前C地是最大村镇,镇中有集贸市场。铁路修通之后,在B地建立了火车站,集贸市场逐渐转移到了B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该地在没修铁路之前C地是最大村镇,镇中有集贸市场。铁路修通之后,在B地建立了火车站,集贸市场逐渐转移到了B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