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某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阅读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世界各...

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某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阅读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利用结构(%)

1.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A. 南美洲    B. 亚洲    C. 大洋洲    D. 北美洲

2.有关水资源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世界范围看,通过改进灌溉技术节水潜力最大

B. 发达地区居民用水比例大,说明这些地区居民节水意识薄弱

C. 欧洲、北美洲工业用水比例大,说明这些地区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低

D. 亚洲、非洲、南美洲农业用水比例大,说明这些地区农业灌溉面积比例大

 

1.B 2.A 【解析】 1.图中信息显示亚洲径流总量最大,结合材料“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某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可知B正确。 2.在世界范围内,农业用水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提高农业灌溉技术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达地区居民用水量大,主要是用水基础设施多;欧洲、北美洲工业发达,需水量大,科技发达,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高;亚洲、非洲、南美洲农业技术落后,需水量大,主要是利用率低。故A正确,B、C、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 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饵料丰富

B. 有寒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

C. 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营养物质

D. 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适于渔业捕捞

2.图中洋流(  )

A. 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 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C. 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D. 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查看答案

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众多,随着气候的变化,该区冰湖面积、数量都呈现相应变化。下图为近 30 年来我国喜马拉雅山不同高度带内存在冰湖、新增冰湖和消失冰湖的面积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近 30 年来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

A. 总体呈萎缩态势    B. 各海拔区都呈扩张态势

C. 海拔 5 200 m 附近新增湖面积最大    D. 较低海拔处冰湖变化最明显

2.近 30 年来造成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如图变化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下降    B. 冰川退缩    C. 过度引水灌溉    D. 降水减少

 

查看答案

读世界局部季风图,回答 下面小题。

1.有关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图表示 7 月份季风情况

B. 此图表示 1 月份季风情况

C. 此季节太平洋上为低压

D. 此季节亚洲大陆上为高压

2.与图中甲地气候对应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读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 下面小题。

1.甲表示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2.常年受乙风带控制地区,其气候特征是

A. 全年温和湿润    B.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 全年高温多雨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