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港澳地区产业多向该地扩散,原因有( ) ...

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港澳地区产业多向该地扩散,原因有(  )

劳动力丰富 地价低廉 资金雄厚 国家的优惠政策 技术力量雄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⑤

2.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特征是(  )

A. 城市与乡村界限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

B. 城乡一体化向以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

C. 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

D. 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

 

1.C 2.B 【解析】 1.内地相比港澳地区,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生产成本更低;加之国家优惠的政策,吸引港澳企业向内地转移。选C正确。 2.目前,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整体调整和升级,珠江三角洲城市拓展和乡村城市化的双向作用,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即城乡一体化向以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 【点晴】 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已呈现较明显的双极形态。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城市间经济要素的扩散效应必将推动城市群空间结构进一步从双中心模式走向网络化格局。优化经济布局和城市环境,把珠江三角洲内圈层的其它城市发展成为国际性的高科技生产基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珠江三角洲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以下属于阶段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

A. 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 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 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 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

A. 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 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 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 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查看答案

结合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粮食生产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关于甲、乙、丙三个粮食生产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人均耕地多,而且水热条件优越

B. 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但水源不足

C. 丙地光、热、水充足,且土地的集中性好

D. 甲、乙两地光、热、水条件相同,但农作物类型不同

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 土地相对集中,适宜机械化生产    B. 河网密布,交通不便

C. 当地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D.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查看答案

读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  )

A. 可再生能源    B.     C. 天然气    D. 核能

2.推测图中的可再生能源中发电成本最高的是(  )

A. 水电    B. 太阳能    C. 风能    D. 潮汐能

3.考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发电成本,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  )

A. 生物能    B.     C. 天然气    D. 潮汐能

4.核能发电成本地区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

A. 能源结构的差异    B. 经济结构的差异

C. 地区分布的差异    D. 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异

 

查看答案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接近煤炭产地 水源充沛 水陆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廉价劳动力多

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2.德国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 机械工业    B. 电力工业    C. 化学工业    D. 煤炭工业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1990—2000年、2001—2010年世界各大洲(除南极洲)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近几十年世界森林植被减少最多的是(  )

A. 亚寒带针叶林    B. 热带雨林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

2.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部分地区森林面积呈增大趋势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素质高

B. 虽然世界森林面积减小的速度正在不断下降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C. 2001—2010年与1990—2000年相比各大洲森林面积减小速度均有所下降

D. 森林面积减小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主要因素

3.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小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A.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 全球二氧化碳和氧化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 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