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该发展模式的推广,将在我国大地上涌现众多特色小镇和乡村。读“田园综合体”功能结构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有利于

A. 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    B. 提高农产品产量

C. 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D. 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

2.以下地区最适合优先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的是

A. 黑龙江三江平原小麦种植区    B. 浙江舟山渔村

C. 湖南洞庭湖平原农耕区    D. 新疆天山牧区

 

1. A 2. C 【解析】 1.发展“田园综合体”是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但模式不能提高农产品产量;可以推动乡村城镇化进程,但该产业属于特色农业,不会促进工业化;更不会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选A。 2.“田园综合体”是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是多元化农业发展模式,包括景观、旅游、休闲、娱乐、居住等内容,需要区域具有多种特色农业资源并且人口较多。黑龙江三江平原小麦种植区是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不适宜该模式;浙江舟山渔村主要以渔业为主,景观比较单调,不完全符合要求;湖南洞庭湖平原农耕区,景观多样,人口密集,可以利用景观优势发展该种模式;新疆天山牧区地广人稀,不适合,据此分析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SOC),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等因素,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读我国西北某山地不同植被带0~10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山地区SOC的总体变化特征是

A. 随植被覆盖度升高而升高    B. 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

C. 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    D. 随降水量减少而减少

2.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

A. 土壤肥力较低    B. 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C. 大气温度较低    D. 地表风化作用强

3.调查表明,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SOC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少,腐殖质减少

B. 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

C. 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

D. 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

 

查看答案

    房价收入比是住房总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十九大报告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房价收入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房价呈正比例

B. 人口迁入数量是其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C. 一线城市均高于二线城市

D. 房价收入比高的城市社会矛盾较为严重

2.天津市人均GDP在全国排名前列,但居民平均工资较其他城市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人口数量    B. 产业结构

C. 政府政策    D. 教育水平

3.针对北京房价过高的问题,下列解决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严禁人口迁入    B. 建设新区

C. 政策调控房价    D. 产业转移

 

查看答案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  )

A. 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B. 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 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D. 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2.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 海平面    B. 岩石圈底部

C. 莫霍界面    D. 软流层中部

3.下列剖面图(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城市区域示意图”,图中②是石油化工区,③是电子工业区,附近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从城市功能区看,图中①处最有可能形成         功能区,该功能区的区位条件是     

(2)电子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如果在④处建一水泥厂,你认为是否合理? 最主要理由是   

(3)许多与石油化工企业有生产联系的厂家都纷纷集聚在石油化工区,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材料二  水循环示意图。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类型均有的环节是                       

(2)修建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                                        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                                           

(3)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