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据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市)流动的地区构成表(单位(%...

据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市)流动的地区构成表(单位(%)

(1)结合图表,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并指出迁入地北京市的人口增长模式。

(2)结合表,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市)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向第一产 业转移最少,现代型(三低模式) (2)特征: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市)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市);从内陆省(市)流向沿海省(市)。原因: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 (3)促进迁入区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交通压力等。 【解析】 整体本题以我国人口迁移为背景,综合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等。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从自然、社会经济、政策等方面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要从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利弊两个方面分析。 (1)由图知,属于第二产业的工业和建筑业达52%,属于第三产业的餐饮业等达47%,属于第一产业只有1%。所以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向第一产业转移最少。 (2)根据表格流出的省份贵州、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河南为经济欠发达的省和内陆省,流入的福建、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广东为经济发达的省(市)和沿海省(市),原因:流入地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福利待遇高,生活环境好。 (3)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的方面增加了迁入区劳动力,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的方面人口增加,社会管理难度增加,公共服务和交通压力变大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在2013年“两会”上,一份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提出的“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的调研报告引起高度关注,这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再次表明,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刻不容缓。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人口年龄性别结构: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

(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约14.5亿,到2050年却约为13.59亿,这是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请说明我国在21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这会带来哪些人口问题?试说明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与功能区结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M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A. 交通干线经过    B. 人口稠密

C. 距离市中心近    D. 地形平缓

 

查看答案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这反映了人口容量具有(  )

A. 警戒性    B. 相对性    C. 临界性    D. 差异性

 

查看答案

读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a功能区是(  )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农业区

2.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

A. 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B. 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

C. 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D. 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查看答案

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2.A,B,C,D四地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