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陕西洛川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陕西洛川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并说出该区发展苹果种植业的生态境效益。

(3)甲区煤炭资源丰富,指出其运往上海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4)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区工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东部是华北平原,地势较平坦;中部是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部是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2)气候优势:①洛川产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利于营养物质的合成;②距海较远,气候大陆性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③地处暖温带(中纬度),适合苹果生长。 环境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3)方式:铁路—海运联运。 理由:煤炭运输量大;对时间要求不高;铁路-海运联运,运量较大,运费较低。 (4)原因:自然原因:年降水量小且集中在夏季,地表水径流量小,;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盛。人为原因: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 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治理水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提高水价。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图示为我国的华北地区,西部为黄土高原,海拔高,千沟万壑;东部为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坦;以中部的太行山脉为界。(2)苹果种植的气候条件主要从气温、降水、温差和光照等方面分析;注意环境效益,主要从山区的水土流失和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治理角度分析。(3)由于铁路的运输能力有限,而煤炭资源的运量大,故合理的运输方式是先从甲地采用铁路运至沿海港口,再走海运。(4)华北地区的缺水从自然原因:降水少,地表径流总量少,且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人为原因主要从用水量和污染等方面分析。采取的措施主要从开源、节流、治理水污染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全成下问题:

(1)我国地势 ____ 高 ____ 低,呈 _____ 状分布。

(2)我国地势共分 ____ 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_____ 级阶梯;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的是_____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___级阶梯;它向东到近海海底地形为___;我国首都北京位_____级阶梯上。

(3)这种地势利于海上 ______向我国内陆推进,北方 _____ 可以长驱南下,有利于形成____          __ 。

(4)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 _________ 向 ________ 奔流入海,沟通了 ______交通,方便了沿海与 __________ 的联系,并在各阶梯的 _______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  _______ 资源。

 

查看答案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 湖泊水    B. 地下水    C. 冰雪融水    D. 沼泽水

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 地表风沙少    B. 山麓青青草    C. 树上柑橘红    D. 草场牦牛跑

 

查看答案

(题文)长江三峡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③以清洁的水电代替火电可大量减轻火力发电产生有害气体、废水、废渣 ④可预防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植被

2.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 雪灾    B. 台风    C. 泥石流    D. 暴雨洪涝

 

查看答案

该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

A. 面积    B. 人口    C. 城市化水平    D. 经济总量

2.长江干流河段的特征是( )

A. 水流平缓河道曲    B. 水量丰富流速急

C. 江水浑浊泥沙多    D. 峡谷幽深猿声啼

3.与图中其他省市区相比,甲省区输出的最具优势的农产品是( )

A. 柑橘    B. 稻米    C. 天然橡胶    D. 棉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