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中...

下图是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中世纪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A. 气候比现代寒冷

B. 降水比现代丰富

C. 受人类污染严重

D. 水稻普遍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

2.从图中信息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气候变化在同一纬度上状况是相同的

B. 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

C. 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

D. 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800mm年等降水量线

 

1.D 2.C 【解析】 1.据图可知,宋元前期冬小麦种植北界比现代靠北,说明当时气候比现代温暖,水稻可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泛,当时没有严重环境污染,图中没有反映降水变化。故选D。 2.据图可知,全球气候变化呈现规律变化,表现为冷暖交替,当时气候比现代温暖。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异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受到季风影响,季风的源地相同    B. 都位于中纬度,距海远近差异大

C. 都地形平坦,海拔高度差异大    D. 都湖泊众多,湖水盐度不同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沿24°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的河流流向大致是

A. 自北向南    B. 自南向北    C. 自西向东    D. 自东向西

2.下列描述符合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是

A. 土层深厚,千沟万壑    B. 水流平缓,水量丰富

C. 植被茂盛,生物多样    D. 气候高寒,寒潮频发

 

查看答案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懈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诗词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A.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 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 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2.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 ①②③    B. ②⑤    C. ①③④    D. ④⑤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省级行政单位所在省的简称正确的是

A. ①鄂    B. ⑤粤    C. ③贵    D. ②云

2.下列关于城市③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    B. 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明显

C. 有“春城”美誉    D. 冬季降水量多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灰霾(又称霾)是悬浮在近地面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在大气相对湿度小于80%,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除与污染物的排放有关外,还与大气运动、降水等天气现象有关,长沙市在7月多出现伏旱天气。下图为湖南长沙市多年平均灰霾日数的季节变化图。

简述长沙夏季多年平均灰霾日数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