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县素有拉萨“东大门”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县素有拉萨“东大门”之称,地形为典型的河谷山地,东西向为拉萨河河谷,南北分别为郭嘎拉日山和恰拉山,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达孜县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农牧业产区,近些年来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建成了很多农牧产业深加工企业,并促进了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使达孜县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下图为达孜县所处位置图和图示河谷地区夏季日降水量统计图。

材料二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均温16℃,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可达5000毫米。墨脱县有“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之称,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生长着樟木、楠木、乌木、铁木、红豆杉和有“天然活化石”之称的桫椤等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1982年开始对多雄拉山南坡至布裙山一带的八个垂直自然带谱进行重点保护。境内居民主要为门巴族、珞巴族,2005年,全县总人口10019人。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三 下图墨脱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1)简述材料一所示河谷地区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墨脱县降水量远大于达孜县的原因

(3)简析墨脱有“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的主要原因。

(4)分析墨脱公路修建时面临的困难.

 

(1)特征:白天降水少,夜晚降水多。原因:该地位于拉萨河河谷,受 山谷风的影 响,夜晚较冷空气沿谷坡下沉,谷底的暖空气被抬升,形成降水。 (2)墨脱县,布拉马普特拉河走向与西南季风风向一致,利于水汽的深入;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达孜县位于拉萨河谷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墨脱地区纬度低,水热条件好,生物资源丰富:山区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异明显,生物种群多样;人口密度小,人类对环境干扰小;当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对植被破坏小 (4)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大;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多断层发育,地壳不稳定;降水多,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墨脱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区域环境特征,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拉萨河河谷,受山谷风的影响,夜晚较冷空气沿谷坡下沉,谷底的暖空气被抬升,形成降水。 (2)墨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大,西南季风顺着山谷进入,受山地地形影响,在迎风坡降下大量地形雨,所以降水丰富。 (3)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纬度低,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是亚热带湿润气候: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地形起伏大,多高山,气候垂直变化大,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生物种类多样;人口稀少,生产方式较落后,对生态环境破坏小;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极少,人为破坏小;没有工业污染等,高原环境、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4)该地山高谷深,跨越多条河流。开凿隧道和架桥的技术难度大,费用高,该地降水丰富,雪线低,冬季大雪封山,春季融雪产生春汛。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山体岩石破碎,多滑坡、泥石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黑鹤是一种进行长距离迁徙的候鸟,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大陆。它对栖息生存的环境要求较高,偏好在水质清澈的河流和沼泽觅食。下图是黑鹤分布与迁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黑鹤迁徙到甲地时

A. 甲地草木枯黄    B. 甲地处在3-4月

C. 乙地盛行东南风    D. 乙地正值水稻播种

2.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是水鸟越冬地之一,但是黑鹤甚少问津,说明此处

A. 人类活动单一    B. 环境污染严重    C. 鱼虾等食物少    D. 栖息地范围小

3.欧洲路线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A. 温带草原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沙漠一热带草原

B. 温带荒漠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

C. 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

D. 温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沙漠_热带草原

 

查看答案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是黄山自然景观的四绝。黄山上部和下部的松树外形差异很大(如下图),山下的黄山松每年新发的枝条较长,外形像马尾;山上的黄山松每年新发的枝条较短,松针呈扇形放射。黄山怪石林立,形态万千,岩石主要是由长石、石英、云母构成的基岩,岩性坚硬。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黄山上、下部松树形态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热量    B. 降水    C. 光照    D. 土壤

2.黄山怪石形成所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A. 搬运、沉积    B. 风化、搬运    C. 风化、侵蚀    D. 侵蚀、沉积

3.黄山山区基岩裸露,土层浅薄,但该地人口稠密。为了提高居民收入,当地应优先发展的产业是

A. 林业    B. 水稻种植业    C. 采矿业    D. 旅游业

 

查看答案

干热岩是温度大于200℃、埋深3-10千来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部分为侵入岩。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

A. ①、乙    B. ②、丙    C. ③、沉积岩    D. ④、甲

2.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

A. 地处高海拔的高原    B. 地壳的厚度较薄

C. 靠近板块交界地带    D. 玄武岩地层广布

3.可燃冰多形成于

A. 海岭附近的深海盆    B. 海沟附近的沉积岩

C. 三角洲附近的浅海    D. 高纬的较寒冷海域

 

查看答案

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图(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段河道变宽最明显的年份是

A. 1989年    B. 1991年    C. 2000年    D. 2013年

2.导致该河段河道宽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地转偏向力    B. 全球气候变暖    C. 上游毁林开荒    D. 降水年际变化

 

查看答案

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下图是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极地涡旋的形成原因是

A. 冷锋附近,气流上升    B. 海域广阔,气流上升

C. 空气聚积,气流下沉    D. 地球冷极,气流下沉

2.此次“极涡”南下

A. 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减缓    B. 带来了华南地区的极端天气

C. 扩大了北半球寒带的范围    D. 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