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根据“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

根据“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完成下列各题。

1.某地以耕地、森林、矿产、淡水四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10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

A. 耕地    B. 森林    C. 矿产    D. 淡水

2.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关于三者关系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a<b<c    B. c<b<a    C. b<a<c    D. a<c<b

 

1.A 2.C 【解析】 1.由木桶效应可知,一个国家或地区想要供养最多的人口数量,并不是取决于最优的资源数量,而是取决于最少的资源数量,在题干中可知耕地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为4500,是最少的,所以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耕地. 2.环境人口容量表示的是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值,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口合理容量指的是最适宜的人口数,大约为8-9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图中反映了(  )

A.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B.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C. 当人口数量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负相关

D. 当人口数量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查看答案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人口迁移的流向,正确的叙述是(  )

A. 欧洲由战前迁出区变为战后的迁入区

B. 战前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新大陆迁向旧大陆

C. 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发达国家迁向发展中国家

D. 非洲、拉丁美洲一直是人口迁出区,北美洲和大洋洲一直是人口迁入区

 

查看答案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是 (   )

A. 规模小、频率高    B. 规模小、频率低

C. 规模大、频率高    D. 规模大、频率低

 

查看答案

下图是环渤海经济圈四城市不同年份人口比重变化图。下列说法与图不相符的是(   

A. 唐山人口比重逐渐减小      B. 北京人口吸引力增大

C. 北京和天津人口比重差距扩大    D. 天津和廊坊两市的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查看答案

目前,在我国的民工流动过程中,许多地区由“民工潮”转入“民工荒”,使得这些地区缺工现象十分严重。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这种现象反映出(  )

A. 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B.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促进了人口迁移

C.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的因素

D. 政治上的变革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