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量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东北平原的...

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量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东北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

A. 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境内    B. 冬小麦、大豆、甜菜产量居全国首位

C. 全部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    D. 夏季热量充足,日照长,作物一年一熟

2.图示平原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

A. 冬小麦、玉米、大豆    B. 春小麦、玉米、甜菜

C. 甜菜、大豆、花生    D. 玉米、高粱、甘蔗

3.图中表示省会城市B降水量逐月分布状况的是(    )

A.     B.     C.     D.

4.积温值A地高于E地,主要是因为(    )

①A地地处河谷,地势低  ②距冬季风源地远  ③纬度低,是温带  ④为山地背风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1.D 2.B 3.D 4.A 【解析】 1.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分布于黑、吉、辽和内蒙古四个省区。东北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冬小麦只分布于辽南。东北地区气温低、蒸发弱,大部分为湿润区。东北夏季热量充足,日照长,但积温小,生长期短,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2.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图示位于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主要属于中温带,主要的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 3.结合该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和周边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判断,该省会城市是哈尔滨,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且降水量主要集中于7、8月,故与D图符合。 4.直接结合图示,A位于河谷,故受冬季风影响小,且结合海陆位置,A距离冬季风源地远,故积温较E处高,所以A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B.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C. 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 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东北农业基地今后发展方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平原地区农业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B.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养畜牧业

C. 山区要大力发展林业,加快森林的砍伐速度,以满足国家的需要

D. 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是:林木、人参、养鹿、中草药材等

 

查看答案

【环境保护】

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说明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何禁止随意放生野生动物。

 

查看答案

【旅游地理】

雪乡原为双峰林场,雪乡双峰景区原来也只是林场工人的住宅区。距离牡丹江170公里,距离哈尔滨280公里,占地面积500公顷,整个地区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雪乡在1999年才建成一个初级滑雪场。2013年因湖南卫视在此拍摄了《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最后一站之后,雪乡的知名度得到了迅速的提升,旅游也热起来了,其旅游业带来的收入倍增。

2017年从一篇《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的文章发表开始,到主流媒体报道黑心店家的坑人行为,直至最后以当地旅游局对黑心店家进行处罚、官方媒体公布事件处理结果为结束。整个过程,着实是让雪乡彻彻底底火了一把。

试分析“雪乡”在旅游开发方面的劣势。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州古城以水为特色,至明末水系达到鼎盛时期,清代以来人烟辐辏,水系进入衰落阶段,现今苏州古城依然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雅风貌。

材料二 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南北向河道的东岸是街道,西岸是建筑;而东西向的河道北岸是街道,南岸是建筑。南北向河道并不是正南北向,而是南偏东7014’。据中科院调研表明苏州古城滨河区气温比远离河道的街区低1-2℃,尤其是夏季温差更大。

材料三 经过平江路的丁香巷,都会想起戴望舒那首著名的诗《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叉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1)分析古城水巷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原因。

 

 

(2)从河水减温效应分析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布局的合理性。

 

 

(3)说明《雨巷》中的降水成因及路面材料。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简述清代古城河道减少的原因。

问题②:简述苏州市保护古城河道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