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石幔,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CO3+H2O+CO2=Ca(HCO3)2。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

(1)简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2)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3)推测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可能的原因。

(4)简述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1)含有丰富碳酸氢钙的地下水,由溶洞顶部渗漏下来时,(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减少,水中二氧化碳逸出,)水中的碳酸氢钙析出,生成碳酸钙沉积在溶洞顶部,形成钟乳石。 (2)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释放;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 (3)地下水开采增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由于工矿城市的建设,下渗减少;降水减少;地下河下切侵蚀。 (4)地下水污染物浓度增加;地下水中矿物质含量增加。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喀斯特溶洞形成过程为北京材料,考查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形成过程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1)钟乳石的形成过程,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的知识,从含有丰富碳酸氢钙的地下水、生成碳酸钙沉积等方面回答。 (2)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包括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等方面。 (3)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可能的原因,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的知识,从地下水开采、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降水减少等方面回答。 (4)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属于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主要从地下水污染物浓度增加;地下水中矿物质含量增加等方面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肯尼亚是非洲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境内有数十个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野生动物巡游圣地之一,每年的6-9月是观看动物的最佳时间。2017年5月31日,由中国建造的蒙内高铁路(蒙巴萨-内罗毕)建成通车,进一步促进了该国旅游业的发最。图a为肯尼亚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图b为内罗毕的气候资料图,图c为肯尼亚山的植被及沿AB线降水量图。

(1)推测肯尼亚山竹子的生长习性。

(2)描述内罗毕的降水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6-9月为观看动物最佳时间的原因。

(4)蒙内高速铁路在察沃国家公园有13Km长的高架桥,桥面离地面高达6.5,最高的甚至达35米。说明此段多建设高架桥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B岩层中有三叶虫(5.6亿-2.4亿年)化石,E岩层中有恐龙(2.3亿年-6500万年)化石,F层中有火山灰层T.T层中矿物的形成距今约300万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则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

A. 都为东北一西南走向    B. 都为西北一东南走向

C. 西北一东南走向   东北一西南走向    D. 东北一西南走向   西北一东南走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T之后    B. 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前

C. a处岩石年龄最老,b处岩石年龄最新    D. 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400万年

 

查看答案

1722-1723年火山爆发,大量熔岩阻断了河道,形成了5个相互连接的湖泊——五大连池。其周围分布着14座火山,火山海拔为300米-600米。火山和湖泊一起构成了“中国少有、世界罕见”的地质公园。下图为五大连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五大连池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 成因上属堰塞湖    B. 性质上为咸水湖    C. 春季水位最高    D. 湖水深,湖岸陡

2.五大连池风景区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垂直自然带丰富    B. 纬度低,水热条件好

C. 人类活动干扰小    D. 火山喷发,生物演替复杂

 

查看答案

茶树喜温暖湿润气候,我国南方地区普遍种植茶树。几何重心是区域空间的均衡点,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为“我国茶叶生产重心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茶树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区,但甘肃东南、陕西南部等地也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原因主要是

A. 市场需求大    B. 气候适宣宜    C. 土壤肥沃    D. 技术先进

2.关于2009-2014我国茶叶生产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茶叶产量重心移到幅度约110KM    B. 福建茶园面积快速扩大

C. 茶叶产值重心移动幅度最小    D. 三者重心变化趋势一致

3.关于我国茶产业的现状与今后发展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东部各省茶叶单产比西部各省提高快

B. 市场及政策是茶园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

C. 茶叶产值的增长来自茶产业规模的扩大及品牌化经营

D. 我国茶叶生产的变化,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查看答案

【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绿水村“大窝凼”洼地。“中国天眼”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以射电望远镜台址为圆心,半径5公里区域内,严禁设置、使用无线电台,严禁建设产生辐射电磁波的设施;景区免费对外开放。

说出“中国天眼”景区对游客开放应注意的问题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