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拉山口地处新疆西北,是新疆著名大风口之一,每年约...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拉山口地处新疆西北,是新疆著名大风口之一,每年约有300天在刮风,平均8级以上大风达165天,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是对这里的真实写照。

艾比湖为新疆第一大咸水湖,水位季节变化显著。沿湖地区是北疆地区重要的粮棉基地、畜牧业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近年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湖面面积急剧萎缩,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这里已成为我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途经湖泊沿岸的铁路常受风沙危害。

(1)沙泉子、黑山头一带铁路常被风沙掩埋,说出其沙源并简要分析。

(2)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1)艾比湖面积萎缩;导致湖滩泥沙裸露;湖滨地区耕地面积扩大和过度放牧,加剧土地荒漠化,提供了丰富的沙源 (2)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风沙灾害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1)从图中可以看出,阿拉山口地处中纬度地带,受西风带影响,常年盛行西北风。风从西北方向(即艾比湖方向)吹向沙泉子、黑山头一带,因此干涸的河床和湖盆底部是该地主要沙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近年来该湖水量逐渐减少,干涸湖底扩大,增加了沙源。该地区降水稀少,植被覆盖率低,加之人类活动的破坏,使裸露地面增加,增加了沙源。 (2)本题主要考查风沙对铁路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铁路路基较高,阻挡风沙前进,导致风沙在铁路线及附近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强劲的风力侵蚀路基和路肩。风沙可能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甚至影响运行列车安全,危害乘客和物资的安全。而风沙灾害的防治措施可参照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回答,回答时应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征,采取符合当地地理环境特征的措施。防风沙的措施主要是利用植被固沙,或是建设阻挡风沙的工程。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树,只有种草或用石块压沙。所以采取的阻沙措施是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堆(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是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管理局(TVA)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在田纳西河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左图),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和开发,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每年的8月1日,田纳西河全流域的水库都开始放水。水库选择在此时放水,除了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外,还可能有哪些原因?试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特点和开发利用方向加以分析。

(2)田纳西河流域除了大力开发水电外,还充分利用流域的水和煤炭资源,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结合降水柱状图简述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遥感发现,近年来图中乙湖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甲河

A. 夏汛有利沿岸农业发展    B. 火山湖补给流量稳定

C. 冬季有凌汛现象    D. 冬季含沙量较大

2.乙湖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A. 入湖河水减少    B. 地壳抬升    C. 引湖水灌溉    D. 人工围堰

 

查看答案

合掌造(下左图)是日本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下右图为“日本轮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左图所示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设计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

A. 旱灾频发    B. 冬季暴雪    C. 多洪涝灾害    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2.下列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上右图中的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乙河流域主要位于()

A. 热带雨林区    B. 热带草原区    C. 温带草原区    D. 热带季风区

2.下列关于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河的流域面积比乙河小

B. 甲河的流量比乙河丰富

C. 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春季

D. 甲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乙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在该区域南部地区生活的富拉尼人,以游牧业为主。读图回答下题。

1.影响该区域年降水量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高低    B. 地形起伏

C. 距海远近    D. 大气环流

2.富拉尼人迁徙的时间最有可能

A. 10月南迁,4月北迁    B. 10月北迁,4月南迁

C. 10月东迁,4月西迁    D. 10月西迁,4月东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